铁箭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野猪皮一边拨开沿途的草,一边寻找蹄印。或许是因为昨夜的动静,它从马厩溜出去后,并没有在部落中徘徊,而是朝着人最少的方向一直走。但从蹄印的深浅观察,它走得很缓慢,似乎不急于逃走,也许还想在沿路找些吃的。最后,蹄印把野猪皮引到了最西边的栅栏。栅栏以西,蹄印开始变得深了,而且排列得更均匀。野猪皮知道,它开始跑了。
这马跑起来像老鹰一样快,已经过了半天的时间,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追得上?还有两天时间,整个部落就要南迁到冬牧场。如果不能及时赶回,就不可能在大寂静前赶上迁徙的族人,而仅靠他们自身是不可能在大寂静中生存的。
他这样想着,不由得想骂少年一顿,责令他靠自己把马追回来。但他不能那样做,因为第一匹马对于一个即将成年的乌丹人太重要了。
乌丹人终生在马背上度过,因此驯服第一匹马不仅是成人的条件之一,也预示着他的前途。大部分相关的说法都把马的性情与主人的未来联系起来:如果马矫健而性格温顺,主人将成为一个优秀而谦和的牧人;如果马性情刚烈,他则将成为名震四方的战士;若马的身材矮小但有耐力,他定会成为一个好工匠;等等。乌丹人对此笃信不已,并以此预言一个少年人的未来。作为一个父亲,野猪皮知道,当众人对一个人有了既定的期待,他往往会变成众人所期待的样子。
野猪皮的儿子寻获的是一匹长腿的小公马。这预示他将成为寻路人,会帮部落找到更丰沃的牧场。果然,自骑回了那匹马,少年开始以寻路人自居,整日思索应该向哪个方向探索。在广袤的草原上寻找一块可以放牧和居住的地方,听起来并不难。的确,在他每日所见的世界中,最不缺的就是长满了牧草的空地。
虽同属一个部落,除了一年中的春猎和秋猎,乌丹人极少聚集在一起,而是由三五户人家组成一个牧圈,分散地逐水草而居。从野猪皮所在的牧圈向北,要走上三天才能到达另一个牧圈的领地。可并不是一切空旷的地方都适合放牧:一些地方有野兽出没,即使在牧人和猎狗的看管下,它们也能轻易地叼走一只羊羔;另一些地方布满了暗藏杀机的沼泽,一个不小心,不管是人还是牲畜都会在绝望中被囫囵吞噬。随着每个牧圈的人和牲畜越来越多,可供他们放牧的草甸越来越少,必须有人去往陌生的草原,寻找适宜放牧的新地。那便是寻路人的职责。
虽然寻路人不比守护部落的战士受人尊敬,甚至也无法享受普通牧人的安定与温饱,但他们被看作是祖先最忠实的继承者,因为最伟大的寻路人也是第一个正是灰耳朵。在她所有被传颂的事迹中,包括战胜杉林之主,都不及她曾经的远行荣耀。在乌丹人的传说中,她的马曾咀嚼过每一种草叶,她的火把曾照亮过每一个河谷。
然而,到了少年这一代,寻路人能够探索的土地所剩无几,不是因为他们走得比灰耳朵更远,而是四周多了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阻碍着他们。因此,灰耳朵的子孙只能依靠语焉不详的古代传说以及过路商旅的夸张见闻,来了解未知的世界。
据乌丹人所知,从他们所在的夏牧场向北,如果带上三匹马,连续不停地骑七天,会来到草原的北方尽头更北则是只生长着芨芨草的大流沙。不过根据《乌丹夏木》中的记载,只要在大流沙中向北走十四个夜晚,就能来到黑湖。虽然黑湖的水苦咸不可饮用,但黑湖的岸边有数不尽的野羊群、永不变黄的牧草和永不干涸的地泉。黑湖的传说人尽皆知,但没人相信有谁真的能在大流沙中行进十四个夜晚除了灰耳朵。所以寻路人早已放弃了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