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肖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这时,帮工们露出了喜色。罗科长赶紧命人取来香烛,几位帮工一边焚香叩拜,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祈求菩萨保佑,仪式完毕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不过一月,一座像模像样的学校出来了。
培训学校教室有了,没有教师怎么办?他想到了他的几位好友。
他首先给他的好友杨亦明修书一封。
亦明兄如晤:
长沙一别数年,甚念!近来在何处高就?家中可安好!
从学校毕业后,我辗转长沙、益阳两地任教几年。前不久参加了公派留德考试,因本县陈知事抬爱,聘请我担任教育科长,为振兴家乡教育尽已绵薄之力,我已放弃留德,履职上任。
履职初期,我到各乡考察了一遍,实不相瞒,我县教育水平相当落后。许多学龄儿童正在荒废时光,此种情形令我忧心忡忡。这些孩子是我国的未来,他们不受教育,那我们的国家将来可以依靠谁呢?当前我国内忧外患,要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需要先改变教育的落后状态。我想大力整顿我县的教育现状,考察中发现主要问题是合格教师匮乏,我准备办一所教师培训学校,亟需你们这些受过专业训练的老师前来授业。我诚心聘请亦明兄来我校任教,恳请兄长助我一臂之力。
遥想当年,我们风华正茂,指点江山,记腔热忱,一心想着早日投身教育,为国出力。现在陈知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当初抱负的机遇,我热切盼望亦明兄能来此地,与弟共谋教育发展大业。
静侯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