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土豆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黑暗中,那影子的手指开始在玻璃上划动,留下蜿蜒的水痕。当又一道闪电照亮房间时,我看清了玻璃上的字——救……我……字迹歪歪扭扭,深浅不一,像是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每一笔都饱含着绝望与求助。尖叫声卡在喉咙里,我踉跄着后退,慌乱中撞倒了床头柜。台灯啪的一声摔在地上,玻璃灯罩碎裂成无数尖锐的碎片,混着雨声,将恐怖的氛围渲染到了极致。等我再抬头,窗外只剩雨帘在风中翻涌,玻璃上的字迹已经被雨水冲刷得无影无踪,仿佛一切只是我的幻觉。
第二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却无法驱散我心中的阴霾。我发了疯似的搜索前任租客的信息,在本地论坛的旧帖里翻找了无数个小时。终于,我找到一篇三年前的帖子:有人知道XX巷37号吗室友最近总说半夜有人敲窗,可窗外什么都没有……配图是一张模糊的夜景,虽然画面不清,但我还是一眼认出了那正是我房间的阳台。发帖人ID叫小夏爱吃鱼,最后回复停留在2020年11月17日凌晨4点,只有简单的两个字:救命。这两个字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击着我的心脏,让我不寒而栗。
我颤抖着点开小夏的个人主页,她的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坠楼前三天。那是一张自拍,背景是堆满泡面盒的书桌,电脑屏幕亮着未完成的文档,文档上密密麻麻的文字仿佛诉说着她的焦虑与疲惫。小夏的脸惨白如纸,黑眼圈深得像两道触目惊心的伤疤,嘴唇干裂起皮,眼神里充满了恐惧与绝望,仿佛已经被那未知的恐惧折磨得濒临崩溃。配文是:它又来了,这次在说我的名字。照片里,她身后的窗户上,隐约映出一个模糊的人影,那身影与我在雨夜看到的如出一辙。
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袭来,我意识到,自己正在重蹈小夏的覆辙。而那个每晚出现在窗外的存在,似乎有着更深的秘密等待我去揭开。我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指尖反复划过小夏社交账号的界面。她的头像依然是那只戴着蝴蝶结的布偶猫,相册里还保留着去年春天在樱花树下的笑颜,那时的她笑容灿烂,眼神明亮,与最后那条动态里的她判若两人。可最新那条动态,却像一把冰冷的匕首,直直插进我的心脏。
顺着她账号里的蛛丝马迹,我找到了一个加密云盘链接。输入她坠楼的日期20201117,进度条缓缓加载,仿佛在揭开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等待的每一秒都无比漫长,我的心跳也随着进度条的移动愈发加快。终于,数十段音频文件整齐排列在眼前,文件名按照日期顺序标注。我戴上耳机,深吸一口气,点开了第一段音频。
起初,只有深夜的寂静,夹杂着轻微的呼吸声,仿佛能感受到录音者紧张的情绪。突然,嗒、嗒、嗒,熟悉的敲窗声响起,和我每晚听到的一模一样,那节奏、那力度,瞬间将我拉回那些恐怖的夜晚。我继续往后听,随着日期推移,音频里的内容愈发诡异。第七段音频中,除了敲击声,还夹杂着断断续续的呜咽,像是有人在压抑地哭泣,那哭声充满了无助与绝望,仿佛被困在无尽的黑暗中;第十段里,一个沙哑的女声在反复呢喃:开窗……让我进去……那声音充满了蛊惑与绝望,仿佛来自地狱深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根细针,扎进我的耳膜。
当我点开最后一段录制于2020年11月17日凌晨3点的音频时,心跳几乎停止。背景音里先是传来玻璃碎裂的脆响,那声音尖锐刺耳,仿佛能划破夜空;紧接着是重物坠地的闷响,那声音沉闷得令人作呕,仿佛有什么沉重的东西从高处落下,砸在地面上;最后,是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以及一声清晰的冷笑,笑声里充满了恶意与嘲讽,回荡在空荡荡的耳机里,让我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
我浑身发抖地把这些音频发给做记者的朋友林薇。等待回复的每一秒都无比漫长,房间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我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汗水湿透了后背,眼睛死死盯着手机,生怕错过任何消息。半小时后,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林薇的来电显示让我瞬间清醒。
你知道吗她的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震惊,语气急促而慌乱,三年前警方调查时,根本没发现小夏房间的玻璃有破损。现场报告上写得清清楚楚,窗户完毫无损。但你发给我的这段录音里,玻璃碎裂的声音真实得可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录音是真的,那小夏的死……林薇的声音戛然而止,但我明白她没说出口的话。一个巨大的谜团在我面前展开,而我,似乎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