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陈大明、宋丹丹、李晓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德经》里关于论述战争、军事问题的章节不多,有之前的第三十、三十一章,今天要讲述的第四十六章和后面的第六十八、六十九章。老子首次提到反战思想是在第三十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在第三十一章里老子讲得更加直白和沉痛,他告诫君主兵者不祥之器,纵使为了除暴救民不得已而用兵,也应该恬淡为上,主张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由此可以看见老子的悲悯之心。在这一章中,老子继续批评战争,他以马匹的用途,作为衡量天下有道或是无道的重要标准。首先我们先解释一下走马以粪的含义,走马指用于行军打仗的战马。粪字,在古代有耕种的意思。一个有道的世界,应该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在战争中驰骋的战马被遣回耕种田地,用于农事上而非战事上,这样的社会状况是国泰民安,和平安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而在一个无道的混乱世界,战争频繁,战马就会被用于战事,甚至连怀胎的母马都要被送去战场,在战场郊外生下小马驹,这足可见当时的社会状况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开篇的这两句为我们呈现出两幅不同的画面。当我们想象战马用来耕种时,大家感觉到的是一种安宁和幸福;当我们想象战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驰骋,连小马驹都是在战场的郊外出生时,大家感觉到的是一种恐惧和悲凉。老子通过战马耕田与母马参战的对比,形象地为我们描述了天下有道和天下无道两种不同的人间景象,进一步凸显出天下之道,不应以君王权力扩张为重,应以百姓生存为上,以清静无为为要。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当时各诸侯国为扩张领土、争夺霸权,不惜征战杀伐而导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可谓春秋无义战。老子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深入分析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状况,认识到一切纷争皆是源于人的贪欲和贪念,战争的起因多是侵略者的野心勃勃,贪多而不知足不知止。其实,战争是人类最残酷也是最愚昧的行为,败阵者伤痕累累家破人亡,即使获胜,那也是牺牲无数鲜活的生命及家庭换来的结果,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赢家。陆游《关山月》中三十从军今白发沙头空照征人骨,足以表明战争的持久和惨烈,而身处这样无道的乱世,国家何来稳定,百姓又何来太平安宁呢在明朝时期,有位著名的理学家叫胡九韶,他的家境十分贫苦,但他每天下午都会特意焚香感谢上天又给他享受了一天清福。他的妻子笑他说:一日三餐全是菜粥,这叫什么清福呀胡九韶回答说:我们有幸生活在太平之世,没有战乱,没有饥寒交迫,家中没有病人,监狱里没有亲人,一家老小有吃有穿,这不是清福又是什么呢胡九韶把没有兵祸没有战乱的太平日子,看作是上天赐给他的清福,是非常有见解的,这是因为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平的难得。
刚刚我们讲述的是战争的残酷对社会及百姓造成的灾难,即使天下没有战争,君王昏庸,官吏腐败,照样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一个国家有没有道,不仅要看施政方针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大众需求,更重要的是看执政者是否真正做到了替天行道,是否做到清心寡欲、以正自身。失者,同于失,如果大道在掌权者身上开始消失,那么社会上的各种无道行为自然就会盛行。于是老子从战争中寻找原因,提出了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意思是人生最大的过失就是贪得无厌,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足。我们从老子写作《道德经》的时代背景可以看出,知足一词是老子针对统治阶层提出的要求和企盼,带有浓厚的政治味道,而在知足基础上提出不争知雄守雌去甚去奢去泰无为而治等一系列要求,都是对知足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
用现代眼光看待老子的知足观,对我们个人修养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知足在《道德经》中前后出现有四次,知足者富知足不辱祸莫大于不知足和知足之足,常足矣。所谓的知足,不是要人们安于现状,而是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有所节制,不可肆意妄为、贪得无厌,讲究的是一种适可而止的智慧。虽然老子也常提到无欲两个字,如第三章的常使民无知无欲,第三十四章的常无欲,可名于小,第三十七章的夫亦将无欲以及后面的第五十七章中的我无欲,而民自朴,无欲不是绝对地去除所有的欲望,而是相对地减损欲望,减少贪欲之心,做到少私寡欲。俗话说祸生于欲得,福生于自禁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多少自然得到多少,得,就得自己应该得的,而不是一味地索取,不停贪求。知足且常足,自然可以无欲无为。
这一章虽然以战争开篇,但老子重点论说的还是修身处世的智慧。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常常源于贪求太多,而不在于实质上的匮乏。人若知足,粗茶淡饭中也能品出人生幸福,清风明月间也能映照出安适怡然的心境。那到底什么是知足呢,有统一的标准吗工资收入多少知足仕途达到什么程度知足日子过成什么样知足……这一系列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不同的答案。我们没有人会拥有无悔和完美的人生,之所以有太多的烦恼和杂念,都因为我们把欲求看得太重。看看那些落马的贪官,他们有多少是因为生活压力所迫,完全是不知足的私欲贪心在作怪,嫌官职太小,嫌赚钱太少,什么好处都想捞,什么好事都想有,想方设法去获取额外的东西,被无尽的欲望所牵制而迷失心智。俗话说,没有不幸福的生活,只有不知足的心态。如果只是一味地这山望着那山高,眺望着别人的幸福,那么我们将永远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是赤身裸体来到这尘世间,又都会两手空空地离世而去。我们的生命,会因为风雨而坚强,会因为经历而成长,也会因为知足而幸福。
综上所述,这一章老子通过表达他的反战思想,再次强调了知足的重要意义。广厦三千,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纵使富可敌国,一天不过一日三餐;即使房屋再多,休息不过一卧榻;纵然权倾朝野,生命不过几十载。唯有懂得知足,才可享受生活的幸福,领悟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