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第1/2页)
陈大明、宋丹丹、李晓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一章承接第三十章,仍然是从整体战略的角度谈对战争的看法。两章比较,第三十章着重从战争的结果角度讲,这一章着重从礼仪的角度讲,老子分三层分析说明。
第一层,从开篇至故有道者不处,说明兵戈是不祥的东西,有道者不应该轻易使用它们。
老子指出,夫兵者,不祥之器:兵,兵戈、武器,引申为战事、战争。器,器物,引申为事物。意思是战争是不吉利的事物,人们一般都讨厌战争。故有道者不处:不处,不接近、不沾边。意思是有道的人厌恶战争,不与它同流合污。
老子认为,万物因道而生,因道而得以和谐运行。但是,在大道整体的和谐程序中,也存在少量不和谐的现象,如不可预测的狂风暴雨等。这类非常态现象,被人们视为对正常生活秩序的破坏。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就如同自然界的狂风暴雨一样,属于非常态现象,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所以,一个国家的政权,不能建立在持续不断的军事行动上,也就是不能以应对非常态情况的办法来治理常态社会。在常态社会中,军事力量应当隐于背后,不能介入和侵扰正常社会的自然运行。正常情况下,有道者是知兵而不用兵的。因为,有道者深知求生是万物的自然本能,万物都不愿自己的生命被残害,也因此会怨恨伤害生命的东西。军事力量建立在毁灭生命的基础上,其本质是不祥的。只有把军事行动限制在禁暴除乱、保卫生命的范围内,军事力量的存在才有意义,才符合天道法则。从这个意义上看,老子的判断是非常深刻的。
在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前提下,自然进入这一章的第二层,自君子居则贵左至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老子从礼仪角度,说明用兵征战要讲仁德,不然,则不可得志于天下。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居,家居。贵左,以左为贵。古人以左为阳,以右为阴。阳则生机盎然,阴则逞萧条之气。所以贵左而贱右。老子认为兵为不祥之器,所以贵右。下文讲尚左尚右居左居右也都是这个意思,这是古时候的礼制。意思是君子居处以左方为贵,用兵征战时就以右方为贵。
恬淡为上:恬淡,淡漠处之,无所关心。意思是对战争采取冷漠、淡然的态度才是首选。胜而不美:美,装饰华美,这里指得意扬扬、夸耀炫耀。意思是即使打赢战争,也不能夸耀炫耀。而美之者,是乐杀人:美之,以之为美。之,指取得战争胜利这件事。是,这、这样。乐,以……为乐。意思是因取得战争胜利而夸耀炫耀的人,是以杀人为快乐。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得志,欲望得以实现。指满足心愿、伸展志向。意思是就不可能在天下得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