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第1/2页)
陈大明、宋丹丹、李晓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为天下,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一章说明返璞归真才符合道。共分三层,先看第一层,自开篇至复归于婴儿。老子开篇就告诫人们,要知其雄,守其雌:知,认知。雄,比喻刚动、躁进。雌,比喻柔静、谦下。意思是深知什么是刚健雄强,却安守雌柔。
为天下谿:谿,同徯,徯径,比喻谦下涵容。意思是安守雌柔,应当成为天下所遵循的徯径。接下来的为天下谿是顶真句,引出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全面周备的德。指永恒不变的德,这种德是道在人自身和人类社会中的体现。意思是永恒不变的德就不会离失,能够回复到婴儿般骨弱筋柔、淳朴天真的状态。老子在这里以婴儿比喻谦下贵柔、抱朴守静的自然状态。
再看第二层,自知其白至复归于朴。这一层与第一层的句式相同,构成了排比。知其白,守其辱:白,明亮。辱,暗昧。意思是深知明亮,却安守暗昧。
为天下谷:作为天下的川谷。接下来的为天下谷仍是顶真句,引出常德乃足。常德乃足:指永恒的德才可以充足,与第一层中的常德不离相比,意思更进了一步,为复归于朴作铺垫。复归于朴:朴,质朴,这里比喻道。意思是重新回归到原始质朴的道。
接下来看第三层,自朴散则为器至结束。老子明确指出,朴散则为器:散,分散。器,物,指世间万物。意思是真朴的道分散化生了万物。
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之,指真朴的道。官长,百官的首长,指君主。意思是有道的人沿用真朴的道,就能够成为百官的首长。
最后得出结论,故大制不割:大制,指完善的政治。割,割裂。意思是完善的政治达到了复归于朴的程度,因循自然,顺势而为,是不割裂的。
从形式上看,这一章的语言表达很有特色。先是用排比修辞手法。开篇的知其雄到复归于婴儿,与接下来的知其白到复归于朴,构成了排比句式,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再是用顶真修辞手法。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和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中的前后两个为天下谿为天下谷,构成顶真,读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