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第2/3页)
陈大明、宋丹丹、李晓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由老子的阐述与告诫不难看出,原因与结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范畴,二者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一定要以敬畏之心、感恩之情种下道德之因,通俗点儿说就是种下善的种子,决不能同于失,失道失德、违道败德而种下恶的种子。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结出的善果与恶果是有天壤之别的!
对于个人是这样。俗话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是人们对因果转化规律的认同,也已经被科学研究成果所证实。神经化学领域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人心怀善念、积极思考时,人体会分泌出令细胞健康的神经传导物质,免疫细胞因此变得活跃,免疫系统也变得更加强健,这是从免疫学角度揭示了善有善报规律的存在。英国加的夫大学与美国得州大学一项联合研究成果显示,有些少年罪犯的身体虽然比同龄的守法少年强壮,但步入中年之后,健康状况便急剧下降,住院和残障的风险比守法少年高出数倍,这一成果从健康学的角度揭示了恶有恶报规律的存在。
对于政权也是这样。人们常说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因果转化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作用的表现。历史上曹丕篡汉建魏,司马炎又篡魏建晋;刘裕夺晋建宋,萧道成夺宋建齐。几个朝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在当朝手握兵权后,威逼自己曾经侍奉的帝王让位于己。但是,天理昭昭,天道恢恢,这些违道之君的子孙后代,后来又被掌握重兵的外人进逼,重演被迫让出皇位的一幕。可见,一个政权以怎样的违道方式上台,也意味着会以同样违道的方式垮台。
殷鉴不远,要汲取老子在这一章所揭示的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的因果规律精华,坚守政治道德、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社会道德、行为道德规范,守牢干事创业、做人做事的底线,守住逾规越矩的红线,养成信奉真理、遵循道理、合乎情理行事的习惯,始终尊道贵德,同于道同于德,在大道规律指引下干事成事。
当然,对希言自然另一个角度的理解就是要少说多做。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子思说: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也说:一切都靠一张嘴来说而丝毫不实干的人,是虚伪和假仁假义的。天不言,但四季和谐运行,生生不息;地不语,但厚德载物,无穷无尽。真正掌握事物运转规律、洞达世情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人群中最为平和淡泊的人;真正领悟大道、尊道贵德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人群中最为沉默寡言的人。同时,希言自然还告诫人们要少说,说有用的话;要善说,说合适的话;要会说,说入耳入脑的话。否则,就会不合时宜,甚至祸从口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发迹前的两个玩伴,不同说话方式导致的或喜或悲的结局,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一天,他的一个儿时伙伴来求见。
朱元璋很高兴,也想见见这位老朋友,但又担心他讲出一些让自己下不了台的话,于是有些犹豫。转念一想别让人家说自己不念旧情,于是让他进来了。
这位儿时的伙伴一进大殿,立即行大礼跪拜:吾皇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