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寡头koen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于现代那种覆盖着鱼肉、蔬菜或鸡蛋卷,色彩绚丽缤纷的“江户前”手握寿司,则要等到近千年之后的江户时代初期,才在日本逐渐出现。而在平安时代,当时的日本只有一种用鱼、酒糟、盐、醋、米饭混合在一起,压上石头发酵腌制而成,散发着一股浓烈恶臭的“旧式寿司”。
这东西跟现代的日本寿司完全不是一回事,更像是酒糟鱼和臭豆腐的混合物
此时贵族公卿的家庭,每一顿饭的菜肴数量都有严格的礼法规定,最多只能吃三菜一汤。而且三道菜里面只能有一样荤菜,然后是一道酱菜和一道炖煮野菜,外加一碗酱汤。餐点的数量和类型统统都被规定死了,菜色的数量只能减少而不能增加,一直到平安时代结束也没有改变……
所以说,就连这么可怜的菜谱,平安时代的公卿们也不能吃个尽兴。
虽然现代的日本人把茶道视为国粹,但是在平安时代初期,大多数日本公卿还没有养成饮茶的习惯。只有少数僧侣和文人,才通过遣唐使从中国学来了饮茶的风俗。
而且在当时的日本列岛,也没有比较好的茶树,本土的茶叶味道粗涩,难以入口,通常是被当做药用,最上等的茶叶则要靠从中国进口,价格高昂得让人难以承受。
所以饮茶的习俗虽然几度短暂地风行一时,但很快又衰落下去。
一直要到平安时代已经步入尾声,即将进入武家统治的镰仓时代的1191年(镰仓幕府于次年正式成立),唐代茶圣陆羽写的《茶经》和优质茶树种子,才被高僧荣西法师从南宋带回日本,初步在贵族与武士之间普及开来,形成了茶道的雏形。而茶道的进一步发扬光大,则是16世纪的事了。
至于现代日本流行的拉面和荞麦面,以及“怀石料理”里面的大部分菜色,还有油炸天妇罗、大阪烤章鱼球之类的特色小吃,在平安时代也统统都还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