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葡萄树的陆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珍贵的人间”最珍贵的,还是“人”。
“人间”36篇,写了39个人。大部分是像泥土、植物和雨水一样的普通人。
一位文化不高的老板娘,不认识自家饭馆里新挂的书法作品《饮酒》(陶渊明)。在我为她讲解之后,她将全诗认真地抄录在本子上。这份对文化的敬畏深深触动了我。
一位黄河滩的养鱼汉子下了公交车,他高挽起裤腿,亮出左小腿沾着泥土的假肢,将一部旧增氧机扛到他鱼塘的小屋前,“夕阳照耀在增氧机的扇叶和他依然裤腿高挽的假肢上,反射出温暖的光辉。”劳动者的美并没有因肢L的残缺而减损分毫,反而增添了一股工业美所赋予的力量感。
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用一柄八磅锤,夜以继日地锤打自已因负伤而麻痹的双腿,小巷里终日回荡着钝器与肉L撞击的闷沉之声。直到有一天,老兵丢开八磅锤,头朝下扎进了身边的水缸里。没有了持续数年的秒针般恒定的锤击声,小巷陷入了奇异的寂静。
这一辑的篇目和字数,占据全书近二分之一的篇幅,是我用情最深的部分。编校的过程中仍常常忍俊不禁,或潸然泪下。我庆幸自已写下这些文字,来珍存“人间”带给我的温暖。
3
“书味”24篇,是我十年来读诗、读史的札记。前六七年侧重诗歌,后三四年转向史传。
读诗读出什么味道呢?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力量。诗歌,是撬动人性与历史的支点。索尔仁尼琴说,一句真话的力量比整个世界还重。我想假如这句真话是以诗歌的方式说出,那它就不仅比整个世界“重”,还比整个世界“美”。他用以改变世界的方式就不仅是借助力量压倒它,还可能是借助美来感染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