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千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读着信中宋雪儿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觉醒力量、那份决绝的勇气和小心翼翼的恳求,李凡只觉得一股热流直冲眼眶。她不再是那个在黑暗中无助泣诉的弱女子,信中燃烧的火焰几乎要烫伤他的指尖。那个困在旧时代牢笼里的灵魂,因为一封信,因为一个来自未来的、关于可能的消息,被彻底点燃了!
好!好一个宋雪儿!李凡一拳轻轻砸在书桌上,低声喝彩,胸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共鸣与使命感。他知道,自己抛出的那颗名为希望的火种,已在另一个时空,在那个叫宋雪儿的女子心中,熊熊燃烧起来。
---
时空的信道一旦稳固,便成了李凡生活中最隐秘也最沉重的牵挂。那只桃木盒,被他郑重地供奉在书桌最洁净的位置,每日擦拭,如同供奉着一座沟通两个世界的圣坛。每一次开合盒盖那轻微的咔哒声,都伴随着他心脏的悸动和期待。
宋雪儿的来信,成了他每日必读的功课。她的字迹,从最初的悲愤颤抖,渐渐变得沉稳有力,如同她信中所述的事业——正在黑暗中顽强地、一点一滴地扎根。
李先生钧鉴:
承蒙先生指点‘女子识字’乃破壁之基,雪儿深以为然。与几位志同道合之闺中密友(陈氏绣娘碧云,其父为私塾先生,识得些字;吴家小女明兰,心思灵巧,胆大心细)反复商议,定下‘润物细无声’之策。
吾等不敢公然设馆授学,恐招致顽绔乡绅与官府鹰犬之忌惮。遂以‘女红互助’为名,于碧云家中闲置厢房内,每旬日聚首一次。对外只道是切磋绣艺,排解闺中寂寞。
首批学生仅七人,皆为信得过、且家中管束稍松之姐妹。教材亦不敢张扬,乃由碧云之父陈老先生暗中默写之《千字文》与《女儿经》——虽《女儿经》多陈腐之语,然取其识字之功,再辅以吾等姐妹私下讲解先生所授之‘平等自立’新思想,以毒攻毒,暗度陈仓。
首次开课,雪儿立于简陋方桌前,面对姐妹们或好奇、或畏缩、或麻木之眼神,心中忐忑如擂鼓。然思及先生信中后世学堂之盛况,一股孤勇自胸中腾起。吾等所求,非一时之快,乃千年冰河之第一道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