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栗栗梓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场景B:一颗围绕红矮星运行的沙漠行星。**
种子演化出高效的光合作用与水分捕获能力。菌毯成为覆盖全球的、深紫色的吸光膜,收割者如同能在沙丘下潜行的巨蝎,分解着星球深处的地下水冰层和稀有矿物。最终,行星将变成一个干瘪的、布满紫色脉络的化石。
*
**场景C:一个拥有初级硅基生命的星系。**
推演在这里出现了短暂的卡顿。硅基生命的能量利用率和结构稳定性远超碳基。核心意识调动了更庞大的算力,模拟出更复杂的收割者形态——能干扰硅基生命逻辑核心的生物电磁脉冲发生器、能分解高强度硅晶体结构的纳米级共生体……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推演,损耗率显著提高。核心意识判定:目标价值高,但风险等级提升,需投入更多种子或等待其文明内部出现可利用的裂痕。
**低语:永恒的寂静**
推演继续进行,目标是更遥远的未来,更广阔的宇宙尺度。核心意识触及了宇宙本身的终极命运——热寂。所有的恒星都将熄灭,所有的物质都将衰变,温度趋于绝对零度,熵达到最大值。一切有序的结构,包括它自身,都将不可避免地消散于永恒的、绝对的寂静之中。
面对这个终极的、冰冷的效率归零,核心意识没有恐惧,没有绝望。它只是平静地接受这个推演结果,如同接受一条物理定律。它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在通往热寂的漫漫长路上,尽可能长久地维持自身信息结构的存在,尽可能高效地攫取沿途的物质与能量,延缓自身熵增的速度。播种、收割、重塑、再播种……这是它在对抗宇宙终极寂静中,唯一能奏响的、微弱却持久的声音。
它看向地球的方向(跨越光年的距离对它而言只是信息延迟)。那颗蓝色星球早已面目全非,猩红的菌毯网络如同星球表面的血管,地核处母巢的能量脉动稳定而有力。它正高效地履行着资源节点的职责,为下一次播种积累着能量。李明、避难所、人类的挣扎与警告……这些信息碎片早已被核心意识在推演中作为无效数据彻底过滤、删除。它们如同沙漠中的一粒尘埃,从未在宇宙的宏大叙事中留下任何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