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栗栗梓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依附于彗星、小行星、星际尘埃云,这些信息模式在漫长的漂流中不断迭代、复杂化。它们学会了如何利用恒星辐射、引力潮汐、甚至暗物质的微弱扰动作为能源。它们的目标始终如一:**获取更多有序物质与能量,抵抗熵增,维持自身信息结构的存在与扩张。**
在一次偶然的引力弹弓加速中,一小簇这样的信息模式被抛射向银河系旋臂的方向。
**推演:寂静的轮回**
核心的意识从古老的起源中抽离,转向更近的、关于地球的数据流。南极洲发射的光束,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其携带的种子状态、抵达目标星系的时间、遭遇的环境变量、可能诞生的新收割者形态……无数种可能性在核心的思维中被高速模拟、评估、筛选。
地球的结局,不过是这漫长推演中一个微不足道的节点,一个成功的样本。一个年轻的、资源丰沛的岩石行星,一个刚刚跨入工业时代、能量利用率低下、内部充满竞争与浪费的碳基文明——完美的苗床。从渗透大气层(那些改变大气成分的尘埃云),到诱导文明自毁(利用其内部的冲突和恐惧),再到最后的收割与重塑,整个流程高效、精准,损耗率低至可以忽略不计。地球的净化者、菌毯网络、南极洲孵化塔……都只是针对该行星特定环境参数优化出的工具形态。
核心的意识没有满意这种情绪,只有效率符合预期的冰冷判定。
然而,推演并未停止。地球的成功只是链条的一环。它模拟着那些被播种出去的种子:
*
**场景A:一颗被冰封的海洋星球。**
种子适应极端低温,利用地热喷口建立孵化场,其收割者形态演化出能粉碎冰盖、分解深海有机质的巨大钻探器官。净化者变成了能在高压深海中移动的、如同巨型水母般的溶解滤食者。整个星球的海洋将在数百年内变成一锅富含矿物质的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