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狱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纸船放入浑浊湍急的河水里,被冰冷的雨点无情地击打着。它摇摇晃晃,载着所有破碎的希望和未竟的爱恋,在漩涡中徒劳地转了几圈,最终被一个无情的浪头猛地打翻,瞬间沉入了深不见底的河底。就在那纸船消失、水面重归破碎的瞬间——
**嗡——!!!**
一股极其清晰、深沉而持久的震动感,猛地从我赤裸的脚底传来!沿着腿骨直冲颅腔!那震动的频率、持续的时间、蕴含的力量感…分明是贝多芬《第31号钢琴奏鸣曲》最后一个乐章结束时,那个石破天惊、如同宇宙混沌初开又刹那归于永恒的、无比恢弘的和弦!清晰、准确、磅礴得仿佛他就在我耳边,用尽灵魂最后的力量,为我奏响的最终告别!
程默——!我再也支撑不住,双膝重重跪倒在湿冷泥泞的河岸边,对着咆哮的河水撕心裂肺地哭喊出声。冰冷的雨水混合着滚烫的泪水冲刷着我的脸。我终于彻底明白,我们这场以音乐开始、被寂静吞噬的爱情,就像那首他为我而作的《致S安魂曲》,永远地、永远地停留在了最痛彻心扉、最无法释怀的那个休止符上,成了生命乐章里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
后来,在整理他遗物的漫长而痛苦的日子里,我在一个锁着的、胡桃木制成的旧琴谱箱最底层,找到了那套真正的拉赫玛尼诺夫《音画练习曲》手稿。在充满悲怆讽刺的《小丑》乐章乐谱后面,小心翼翼地夹着一页边缘磨损、微微泛黄的乐谱。那是他十六岁赢得李斯特大赛时演奏的《钟》的变奏手稿。在乐谱的右上角,一行褪了色的、略显稚嫩却力透纸背的蓝色钢笔字,如同穿越时光的低语:
>
给将来会听懂它的女孩。
>
——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