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4/5页)
冰糖葫芦03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浅溪五岁那年,开始跟着华浅学认药草。她记性好,华浅教过的药材,看一遍就能说出功效,只是性子活泼,总坐不住。有一次跟着华浅去后山采药,她追着一只蝴蝶跑远了,等华浅发现时,孩子正蹲在一棵老树下,给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递干粮。那少年约莫十岁,面黄肌瘦,手里攥着半块干硬的窝头,看到华浅时吓得往后缩。浅溪却拉住他的手:哥哥,你吃我的桂花糕,娘亲做的,甜。华浅走过去,没有责怪女儿,只是蹲下身问少年:你家住哪里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少年低着头,声音细若蚊蝇:我爹娘……都病死了,我来岭南找亲戚,却找不到。
华浅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她想起自己年少时的孤苦,伸手摸了摸少年的头:你若不嫌弃,就先跟我们回去吧,暗香堂正好缺个帮忙晒药的伙计。少年猛地抬头,眼里满是不敢置信,泪水瞬间涌了上来:真的吗我……我能留下仲溪午赶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华浅牵着浅溪,浅溪牵着少年,三个身影走在夕阳下的药田边,薄荷的清香在风里浮动,温暖得让人心头发软。后来他们才知道,这少年竟是当年被华家旧部迫害的忠良之后,仲溪午查明真相后,替他洗刷了冤屈,少年感念华浅的收留之恩,留在暗香堂潜心学药,后来成了岭南有名的郎中,总对人说:没有华姑娘,就没有我的今天。
浅溪七岁生辰那天,仲溪午带着妻女去了后山的药庐。药庐的院子里种满了浅溪喜欢的薄荷,墙角的石臼里还放着她前日捣了一半的艾草。华浅在廊下铺了毡子,摆上浅溪爱吃的桂花糕、杏仁酥,仲溪午则在一旁教女儿认星图:你看,那是北斗七星,像不像爹爹给你做的小勺子浅溪趴在父亲腿上,小手指着夜空:爹爹,那颗最亮的星叫什么仲溪午看向华浅,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那是你娘亲的星,叫‘阿浅星’,以前爹爹在摘星楼,总对着它想娘亲。华浅的脸颊微微发烫,伸手去捂他的嘴:胡说什么,孩子在呢。浅溪却似懂非懂地拍手:娘亲是星星,照亮浅溪!
夜深时,浅溪已经在毡子上睡着了,小手里还攥着那只刻着浅溪的银镯。华浅靠在仲溪午肩头,闻着他身上熟悉的沉水香,忽然轻声说:溪午,你说,华戎舟会不会也在看着我们仲溪午沉默片刻,伸手将她揽得更紧:他一定在。他希望你好,而你现在很好,有我,有浅溪,有暗香堂,有这么多记挂你的人。他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香囊,里面装着半块残玉的粉末和晒干的梅花瓣,我让人把剩下的玉屑做成了香囊,带着它,就当他也在我们身边。华浅接过香囊,贴在胸口,温热的触感让她想起那个雪夜的梅林,华戎舟的身影虽已模糊,可那份守护的暖意,却从未散去。
转年春天,浅溪开始跟着华浅学配香。她学得极快,第一次独立配出的安神香,竟让常年失眠的老管家睡了个安稳觉。华浅看着女儿专注的侧脸,像极了当年的自己,只是眼底没有了那些惶恐和不安,只有纯粹的欢喜。有一次浅溪问起母亲的过往,华浅没有隐瞒,将华家的旧事、梦中的梅林、摘星楼的抉择,都细细讲给她听,末了轻声说:浅溪,人都会犯错,但重要的是知错能改,用余生去弥补。浅溪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指着药房墙上的济世仁心匾额:娘亲,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做能帮人的香。
6
济世才女
那年秋天,华浅收到一封来自京城的信,是长公主写的,说京中瘟疫再起,太医们束手无策,听闻岭南的暗香堂有防疫妙方,恳请她上京相助。华浅看着信,眉头微蹙,仲溪午握住她的手:我陪你去。浅溪拉着母亲的衣角:娘亲,我也要去,我会配防疫香了!华浅笑着揉她的头发:浅溪要在家守着暗香堂,等娘亲回来给你带京城的糖葫芦。
上京的路途遥远,华浅一路走一路教百姓们辨识防疫药材,将配方写在纸上,贴在驿站的墙上。到了京城,长公主亲自在城门口迎接,握着她的手红了眼眶:浅丫头,可算把你盼来了。华浅没有耽搁,立刻带着伙计们熬制防疫香,指导太医们调配汤药,日夜守在疫区,连仲溪午都劝不住。有一次她累得在药房睡着了,仲溪午悄悄给她披上外衣,看着她眼下的青黑,心疼得厉害,却也明白,这是她的选择,是她从泥泞走向光明的路,他能做的,唯有陪着她,护着她。
瘟疫平息后,皇帝亲自召见了华浅,赏赐了济世才女的牌匾,还特许暗香堂在京城开分店。百姓们夹道相送,有人捧着自家种的草药,有人送来亲手缝制的布鞋,嘴里不停地说着多谢华姑娘。华浅站在马车里,看着窗外的人群,忽然想起初嫁仲家时的惶恐,想起那些被噩梦缠绕的夜晚,想起华戎舟在梦中的嘱托,眼眶微微湿润。仲溪午握住她的手,在她耳边轻声说:阿浅,你看,你做到了,你活成了自己想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