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3/5页)
冰糖葫芦03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仲溪午将女儿放在华浅身边,忽然从袖中取出一个银镯。镯子内侧刻着浅溪二字,笔画圆润,是他亲手刻的,银质温润,仔细看能发现里面掺着细微的玉屑——那是用梦中华戎舟留下的半块残玉融铸而成的。这是给女儿的。他将镯子轻轻套在婴儿的手腕上,银镯碰着襁褓发出细碎的声响,等她长大了,我要告诉她,她的母亲是世间最勇敢的女子,曾在泥泞里开出花来。华浅望着熟睡的女儿,又看看仲溪午眼中的温柔,忽然觉得,那些辗转难眠的夜晚,那些被噩梦惊醒的惶恐,都在这一刻有了归宿,这漫长的救赎之路,终于走到了花开遍野的地方。
4
暗香浮动
浅溪半岁时,岭南的梅花开了又落,华浅的香药铺子已经开遍了岭南各州。她给铺子取名暗香堂,匾额是仲溪午亲笔题写的,笔锋温润,藏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韵。每个月的初一,她都会带着浅溪去施粥棚,用棉布裹着孩子抱在怀里,教她辨认各种香料。浅溪在襁褓里时,总喜欢抓着母亲衣襟上的香囊,小鼻子凑过去嗅,发出咿咿呀呀的声响。仲溪午总是默默跟在她们身后,手里提着给流民的棉衣,看着华浅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药材的功效:这个是薄荷,夏天煮水喝能解暑;那个是艾草,冬天熏屋子能驱寒。阳光穿过她鬓间的木樨花,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浅溪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混着药香,在风里散开。
浅溪三岁那年,第一次跟着华浅学做香。她踩着小板凳,趴在药房的案前,小手抓着药杵捣鼓石臼里的玫瑰花瓣,结果用力过猛,把花瓣撒了一地,自己也跟着摔了个屁股墩。华浅正要去扶,仲溪午却先一步蹲下身,故意板着脸:浅溪,做事要专心,你看花瓣都哭了。浅溪却哇地一声哭起来,扑进华浅怀里:娘亲,爹爹凶我!华浅笑着拍她的背,指腹擦掉她脸颊的泪珠:爹爹是教浅溪,做香和做人一样,要用心,不能急。说着从药罐里取出一颗糖渍陈皮塞进她嘴里,酸甜的滋味让孩子立刻破涕为笑,小手指着石臼里的残瓣:娘亲,我还要做香香,给流民伯伯们。那一刻,华浅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忽然明白,有些善意是会传承的,就像她从华戎舟那里接过的温暖,如今正悄悄种在女儿心里。
那年冬天,岭南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瘟疫,起先是几个流民发热咳嗽,后来竟蔓延到了镇上。百姓们慌了神,纷纷抢购药材,连带着对暗香堂也生出质疑:是不是华家女搞的鬼当年华家害了那么多人,如今怕是又要作祟!流言蜚语像寒风一样刮进仲府,华浅却异常平静,她连夜带着药房的伙计熬制防疫香,将苍术、白芷、丁香按比例混合,装进粗布袋子里,分发给每家每户,又在镇上的街口架起大锅,煮着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的汤药,免费供人饮用。
仲溪午处理完族中事务赶来时,看到华浅正站在寒风里,给排队领药的老人递药汤,她的手冻得通红,鼻尖也沾着霜气,却依旧笑着说:大爷,这汤趁热喝,喝了就不冷了。有个背着药篓的郎中挤过来,递上一包药材:华姑娘,我这有上好的黄芩,你拿去用,别跟我客气!旁边卖布的老板娘也送来几匹棉布:给伙计们挡挡寒,别冻坏了。原来那些沉默的善意,早已在不知不觉中积攒成了暖流。浅溪被奶娘抱在怀里,小手里攥着一个小小的香囊,举着递给路过的孩子:香香,不生病。孩子怯生生地接过,两个小小的身影在寒风里,像两株倔强的幼苗。
瘟疫平息后,镇上的百姓自发凑钱,在暗香堂门口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济世仁心四个大字。揭碑那天,华浅抱着浅溪站在碑前,仲溪午站在她身侧,握着她的手。阳光落在石碑上,反射出温暖的光,浅溪指着石碑上的字问:娘亲,这是什么华浅笑着说:这是百姓伯伯们对我们的期许,要我们永远做帮人的事。浅溪似懂非懂地点头,小手指着不远处的梅林:娘亲,梅花又开了,像梦里的雪。华浅的心轻轻一颤,抬头望向梅林,枝头的红梅在阳光下开得热烈,恍惚间,她仿佛看见两个身影在梅树下伫立,一个是护她周全的华戎舟,一个是伴她余生的仲溪午,他们的目光都带着温柔,像是在说:阿浅,你看,你做到了。
5
浅溪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