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三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冰冷的碎石嵌入陈默焦糊的掌心,污血与泥浆混合的咸腥灌满鼻腔。祠堂深处翻滚的黑暗、纸新娘扭曲的猩红虚影、素心徒劳挣扎的灰影——这些地狱般的景象,在离卦印纽脱手飞出的瞬间,被一股更原始、更尖锐的疼痛狠狠刺穿!
不是肉体濒临崩溃的撕裂感,而是记忆的逆流,带着阳光的温度和骤然破碎的冰冷,将他残存的意识猛地拽回……那个充斥着霉味与不祥预兆的午后。
(回忆开始)
窗外的蝉鸣带着盛夏特有的粘稠,透过书房的百叶窗,在堆满古籍拓片的桌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里浮动着旧纸和墨锭的沉静香气。陈默正伏案工作,鼻梁上架着细框眼镜,眉头微蹙,指尖小心地捻开一页泛黄的《葬经》残卷。他并非道士,而是一名专注于古代堪舆术演变史的研究员,对风水符号背后的历史逻辑和人文映射充满近乎苛刻的求知欲。桌上摊开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录着八卦方位与历代墓葬制度的关联分析,字迹工整清晰。
厨房传来锅碗的轻响,随即是熟悉的脚步声。沈素心端着一杯温热的清茶走进来,放在他手边不易碰倒的地方。她穿着简单的棉布裙,长发松松挽起,几缕碎发垂在白皙的颈边,身上带着淡淡的皂角清香。
“歇会儿吧,”她的声音温软,像夏日里的一泓清泉,“眼睛都要看花了。”
陈默摘下眼镜,揉了揉眉心,抬头看她。素心的笑容总是能轻易抚平他研究中的焦躁。他伸手握住她放在桌边的手,指尖微凉。“快弄完了,这个‘离火通明’的葬位记载很有意思,和《秘录》残卷里提到的‘阳宅忌火煞’似乎有矛盾点……”他习惯性地分享着发现,语速略快,带着学者特有的专注。
素心安静听着,目光却掠过他肩头,落在窗台上那个刚刚被她取回来的牛皮纸信封上。信封很旧,边缘磨损,透着一股不属于这座现代化城市的、带着泥土和湿气的霉味。邮戳模糊,只勉强辨出“槐荫”二字,正是素心许久未曾提及的老家——葬阴村所属的乡镇。
“家里……来信了。”素心轻声说,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