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4/24页)
半吨老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留待有缘人,莫使技艺蒙尘。
——
陈守业
1995年冬
陈守业是陈砚父亲的名字!
再往后翻,是密密麻麻、极其工整的记录。从面粉的选择(标注了不同季节、不同产地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和吸水特性)、水的温度(精确到摄氏度)、和面的手法(揉、揣、叠的次数和时间)、盐碱矾的比例(精确到克,甚至标注了不同品牌的效果差异)、醒面的时间与环境温度关系……
然后是炸制:油温的分段控制(下锅时、定型时、上色时的最佳油温范围,以及如何用面渣测试油温)、下锅的手法(角度、力度)、拨动的频率和技巧、判断炸透的方法(听声音、看气泡、掂分量)……
甚至还有针对不同天气(潮湿天、干燥天、冷天、热天)对面团状态的影响及调整方法,油条存放如何保持酥脆的秘诀(纸袋的选择和包裹方式)……
每一页都写得极其详尽,配着简单却精准的手绘示意图。字里行间,透着一种近乎偏执的认真和热爱。这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关于油条技艺的武功秘籍。
最后几页,字迹变了,变得沉稳内敛,是陈砚的笔迹。他补充了一些自己的心得,比如对现在市面上面粉变化的适应调整,对新型食用油的使用感受。在某一页的空白处,他用小字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