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憨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子时初,野樱林深处传来幼鹰的啼叫——有只金雕的雏鸟从巢中跌落,翅膀的绒毛还未长全。“云牙”最先听见动静,它放轻脚步走近,用尾巴扫开落叶给雏鸟垫窝,自己则卧在旁边,用虎毛给小鹰取暖。阿樱看着这幕,忽然想起小霜护碑时的模样——原来“护生”的本能,早已刻进了每只老虎的骨血,不分世代,不分地域。
朝廷的“护生使节”抵达天竺那日,恰逢当地的“万灵节”。使节们捧着井阳岗的野樱种,看着天竺百姓把虎纹绘在大象额间,把“护生”咒刻在菩提树皮上,忽然懂得:护生之道,本就无需言语——当老虎愿意给幼鹰暖窝,当人类愿意给野狼留粮,当万灵都学会“护他者之生”,便是最好的“真经”。
咸平十年的春雪融化时,井阳岗的“护生永年碑”成了万灵的“朝圣地”。各族百姓带来的护生信物堆满了碑下的野樱林:东瀛的樱花枝、波斯的琉璃灯、甚至极北之地的熊皮护符,每样信物旁都插着块木牌,写着不同的语言,却都念着同一个意思:“护生,是万灵共同的根。”
阿樱摸着碑上的夜光石爪印,看“云牙”的幼崽“雪刃”正用爪子给一只断腿的野兔包扎——它衔来的不是草药,而是各族百姓留下的护生布,布上的虎纹与兔毛交叠,像幅天然的“万灵共生图”。火儿卧在她身边,尾巴卷着天竺僧人的佛珠,忽然发出低低的呼噜——这是老虎的“欣慰”,三十年光阴,它终于看见“护生无疆”的景,不是梦,是真。
当”——从公虎断尾的那一刻起,从阿樱捡起
岁月成碑
咸平十五年的野樱开得格外盛,“护生永年碑”被粉白的花团簇拥,火儿的爪印在花瓣间若隐若现,像被时光酿甜的梦。阿樱坐在碑旁的木椅上,膝头趴着“雪刃”的幼崽“星痕”——小老虎的爪垫上沾着夜光石粉,每走一步,就在青石板上留下会发光的“护”字,惊得蝴蝶停在它耳尖不肯飞走。
朝廷的“护生史馆”使者带着鎏金铜鹤香炉上山,炉身刻着天下万灵护生的图景:漠北的狼叼着迷路的羊羔找牧民,南海的鲛人用珍珠修补渔船的漏洞,甚至西域的骆驼队会给旱獭留水源。使者摸着碑上被野樱根须勾勒的爪印,忽然哽咽——他曾祖父是当年井阳岗的流民,临终前攥着片虎毛,说“护生的魂,在井阳岗的樱花开时,最暖”。
“阿樱先生,”使者展开御赐的《护生无疆卷》,绢面上用金线绣着火儿三代的爪印,从火儿的圆钝幼印到“星痕”的尖嫩新印,中间是“风刃”带茧的掌纹,“陛下说,这卷要与碑同存,让后人知道,护生的念,是怎样从一只虎的爪印,长成天下的魂。”
火儿蹲在碑顶,尾巴卷着《护生无疆卷》的玉轴,忽然想起三十年前那个霜风刺骨的夜——它”,等着万灵用“护”去写,用“生”去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