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小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个混合了珊珊所谓时代变迁和吴山强调精神坐标核心词的题目。
心脏在肋骨后面失重般地跳动了一下。昨晚被撕扯挤压的思路碎片,猛地被这个题目串联激活。不需要再多看一秒,昨晚那场在精神废墟上强行重建起来的灯塔之下,芯片何去,带着被两股力量粗暴扭合后残留的别扭裂痕,却又诡异地踩在了某个关键点上。
没有迟疑,没有停顿。笔尖立刻冲进方格,开始缝合那篇被强行扭合的文章:
【当量子比特在纠缠中寻找星辰大海,扎根悬崖峭壁的教师,用粉笔勾勒出另一维度的天路;当算法试图解构爱恨,乡野村妇的锅灶蒸腾出的烟火气,正以最朴素的人情浓度标定着家的坐标……高速迭代的冰冷代码与恒久流转的人间暖意,在时代漩涡中,并非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彼此校验、定义人类灵魂深度的双重密码……科技的光辉拓展了感官边界,烛照未知深海;但若失却那从人心中、从土地深处蒸腾向上、笨拙却灼热的精神蒸汽,再精密的航船亦将迷失在失去灯塔的精神风暴中……】
笔杆在潮湿的手掌里打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大脑深处挤压出来的水泥块,沉重、滞涩,还带着昨晚被反复揉捏捶打过的酸痛感。但我没有停。那些被珊珊强行灌输在纸条上的感人细节(教师凿山引路被石头砸伤的手),那些被吴山用冰冷名词砸出来的洞穴隐喻(科技有时也可能制造新的囚笼)和康德(为人的尺度),像两股生硬的麻绳,在高速飞转的笔尖下被强行绞合成一股,支撑着这摇摇欲坠的文字结构向前推进。粗糙,但确实像有了脊椎一样撑在那里。
四天后。
一张轻薄得几乎毫无重量的白色成绩单,被人群汹涌的喧闹冲挤中,塞到了我的掌心。
汗水瞬间浸透了薄薄的纸面,边缘瞬间卷曲发皱。视线掠过令人眩晕的各科数字丛林,像盲头苍蝇一样乱撞,最后,死死钉在总分栏旁边那个标着名次的黑色宋体小字上——
年级排名:1
视线聚焦又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