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树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前世,秦风是实验室里公认的天才,尤其在微纳操控和算法建模方面天赋惊人。但他性格孤僻,不善交际,成果多次被周屿白以团队协作的名义整合甚至边缘化。后来,在林晚被诬陷抄袭的事件中,秦风是唯一一个提出技术疑点的人,却因此被周屿白打压排挤,最终黯然离开了研究所。他的遭遇,与林晚的前世何其相似。
这天,林晚抱着一摞关于磁控微针阵列流体动力学模拟的文献资料,故意路过秦风的工位。一份打印的论文初稿不小心从她怀里滑落,正好掉在秦风脚边。论文标题清晰地映入眼帘:《基于磁流体耦合场的微尺度针阵列动态自组装行为建模与优化》。
秦风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这正是他最近苦苦钻研却不得其法的方向!他下意识地弯腰捡起论文,目光快速扫过摘要和核心公式部分,眼神越来越亮。
抱歉,谢谢。林晚走过来,伸手要拿回论文,语气平淡。
秦风抬起头,眼中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一丝犹豫:林师姐……这篇……是你写的吗这个耦合场的设定……太精妙了!迭代算法也……
只是初步想法,还有很多问题。林晚接过论文,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看似随意地指着他屏幕上暂停的一个复杂流体模拟图,比如这个涡流区域,你的模型考虑到了布朗运动和表面张力的非线性效应了吗我总觉得现有的参数化处理过于理想化。
秦风猛地一震!这正是他当前模型最大的瓶颈!他困扰了数周的问题,被林晚一语点破!
师姐!你……你也研究这个方向秦风的声音带着激动和难以置信。他一直以为林晚是偏向生物材料应用的。
略有涉猎。林晚轻描淡写,目光扫过他屏幕上停滞的模拟结果,传统的欧拉-拉格朗日法在这里效率太低,试试离散元耦合格子玻尔兹曼(DEM-LBM)吧,虽然计算量大,但精度和捕捉瞬态行为的能力强很多。我这里有篇相关文献,或许对你有帮助。她从自己那摞资料里精准地抽出一份,递给秦风。
秦风如获至宝,看向林晚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感激。这绝不是略有涉猎能有的见解!他敏锐地感觉到,这位平时低调、最近又变得有些疏离的师姐,在专业深度上远超他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