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狂大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囚禁,这两个字突然出现在脑海里!因为选择而被囚禁,这也算是天理所在吧,囚禁就是你得到以后的付出,其实所有的人都是被囚禁起来的,包括自己的顶头上司江英也是被囚禁起来的,只是囚禁的因缘不同而已!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在洗手间哈哈大笑起来,甚至被自己的笑声吓到了。
从洗手间返回办公室的路上,叶一凡被自己悟出来的这个理论而折服!江英和自己一样被可怜的囚禁着,所以没必要和他一般见识。当一个人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适的理论支点时,就会不断想方设法的进行自我说服,他现在就用自己的理论说服了自己。他不再生气,不再想辞职,甚至以后也不想和江英再发生争执。
第三章
叶一凡的青春
当叶一凡手握那张象征着新起点的录取通知书时,他的心情远非兴奋二字所能概括,他简直陷入了难以自抑的狂喜之中!或许,只有古文《范进中举》中描述的范进,在得知自己金榜题名时的那份激动,才能与叶一凡此刻的状况和心境相提并论。他手持那张通知书,挨家挨户地跑遍了整个村子,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那句充满自豪的话:我考上大学了!最终,他跑到了自己常去放牧的山梁上,大声呼喊着:我,叶一凡,考上了大学!他一遍又一遍地喊着,直到声音沙哑,最后跪在山梁上,放声痛哭……
未曾踏足贫困地区的朋友们,尤其是那些未曾体验过陕北山沟沟艰苦生存环境的人们,是难以真正理解他此刻心情的悲壮。对于叶一凡来说,考取大学是离开山沟、走出农村,实现社会阶层跃迁的唯一途径。他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体,而是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山沟里,辛勤耕作的广大群体。他们没有权势,更缺乏足够的财富去推动生活的车轮。对于他们而言,想要改变命运,唯一的希望就是通过考大学来实现。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为何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仍要申请贷款以支付大学学费。他们或许会建议,既然经济条件有限,不如选择务农,为何要背负债务去求学呢然而,这些质疑者可能未曾体验过山区的生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一生中能有多少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城市中,从小学乃至幼儿园开始,机会便无处不在。但对于农村孩子而言,高考往往是一生中唯一的关键转折点。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一个人的成长背景不仅决定了起点,甚至可能影响其一生的轨迹。
如果非要让叶一凡为自己选择一个崇拜的偶像,他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那个人就是他的父亲。即便多年以后,他依然坚信自己一生中只崇拜过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父亲。
流泪是极其羞耻的行为,特别是对于男孩子。他幼年时,父亲这样告诫他。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父亲说出这番话的那天,是因为一个桃子的归属权问题,他与同村的孩子发生了争执,争夺从树上掉落的桃子时,两人打了起来。在争斗中败下阵来的叶一凡,鼻血沾满了脸庞,看到自己流血的叶一凡惊恐地大声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