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狂大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乡村,有这样一句俗语: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它虽看似粗俗,却深藏着生活的智慧。大道至简,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乡村居民不讲究爱情故事和求爱的形式,更不会将浪漫挂在嘴边;他们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以及烹饪手艺和孝顺之道。叶一凡从小到大,未曾目睹过花前月下的浪漫约会,也未曾见过手牵手的年轻情侣;他所见的,是在集市上为家中老少添置衣物、为家中添置几件新家具的夫妇。叶一凡既没有手捧玫瑰求婚的勇气,也没有可供挥霍的金钱,只有一腔热血和满腹的诗书之气。因此,在他看来,爱情是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品,只能远观而不可及。
这种质朴的婚恋观在他心中扎根,却也让他对现代都市中的恋爱方式产生了本能的抵触。每当看到商场里情侣们为昂贵的礼物争执,或是朋友圈里炫耀的奢华约会,他都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叶一凡常常独自坐在租住的小屋里,翻着泛黄的诗集,想象着古人笔下举案齐眉的恬淡生活。他固执地认为,真正的感情应当像乡间清晨的露水般纯净,不需要钻石来证明,也不需要烛光晚餐来装饰。可惜这样的想法,在这个追求即时快感的时代里,显得既老派又可笑。
刚毕业的大学生们,每个人都怀揣着雄心壮志,渴望为自己的未来奋斗,以至于几乎没有人有时间去关注他人。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城市中的美丽女性很少会注意到这位来自农村的小伙子。同时,那些进城求学的农村女孩也渴望在这个城市中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像叶一凡这样的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面临的困境是相似的。他们不仅要处理爱情问题,还要面对工作、户籍、住房、汽车等现代城市生活的必需品。即使是两个来自农村的男女同学,他们也可能坠入爱河,但最终不得不面对生活的种种尴尬。他们可能会选择将孩子送回农村,自己则留在城市继续追逐梦想,过着早起晚睡、辛勤工作、饮食简朴的生活。或者,他们可能会带着家人一起回到农村,毕竟那里有现成的住所,周围是相似背景的人群,而且高学历还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自豪感。
叶一凡坚信,读书的终极目标是摆脱农村的束缚,因此他没有退路,无论代价如何,他都决心在这个城市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这种信念在叶一凡的婚姻选择上埋下了隐患,成为他后半生挥之不去的痛苦。
在学校,叶一凡给同学们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他说话时浓重的鼻音,以及那句海不哈引发的笑话。即便是在毕业后的同学聚会上,大家对他的印象依旧如此,叶一凡似乎总是被忽视。如果不是导师的持续关注和沟通,叶一凡担心自己可能会陷入抑郁,就像他极为崇拜的那位著名主持人一样。
当一个人长时间被忽视,甚至完全被忽略时,他内心的自卑感会逐渐加剧,最终可能导致自言自语的行为。抑郁症的早期迹象之一便是过度沉溺于个人的内心世界,在外界的忽视压力下,个体可能开始不自觉地忽视外部世界,进而导致思维的扭曲。
经历了一年的社会磨砺,许多同学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人生目标,逐渐摒弃了盲目的自信,收敛了锋芒。一些人的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转而借酒消愁,愤然指责理想是虚妄之物。另一些人则放低姿态,不惜卑躬屈膝,只为了能够在这个城市继续生存。还有一些同学选择带着疲惫和挫败感回家务农。现实如同无情的鞭子,不断抽打着年轻人的理想;又如无情的压路机,碾碎了他们留在这个城市的梦想。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叶一凡却显得格外沉默。他既不参与酒桌上的牢骚,也不像其他人那样四处求人。每天下班后,他总是独自回到租住的小屋,继续翻阅那些早已泛黄的专业书籍。同事们私下议论,说这个乡下小子怕是读书读傻了,连最基本的职场规则都不懂。但叶一凡心里清楚,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能够证明自己价值的机会。这种近乎偏执的坚持,让他在公司里显得格格不入,却也让他避开了许多无谓的职场纷争。
叶一凡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困境,那是在他加入公司大约五个月后。原本在公司企划部任职的他,面临了一次新的抉择。由于公司计划对企划部进行重组,认为该部门存在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浪费,因此决定进行部门合并。叶一凡的直接上级已经与他进行了沟通,明确表示希望他能主动申请调至销售部,否则将不得不选择离职,因为私营企业不会容忍闲散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