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朝闻真理,夕死无憾 (第8/23页)
其乐自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诗中列举了历史上众多为正义和信仰献身的人物,如苏武牧羊、嵇康就义等,表明自己将以他们为榜样,坚守气节。他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依然坚持每日诵读儒家经典,在精神上与古圣先贤对话,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力量。最终慷慨就义,行刑前,他向南跪拜,从容赴死。文天祥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了儒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道德准则,诠释了为
“道”
献身的崇高精神。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后来者,在面对困境与诱惑时,坚守内心的信仰与原则。明代的于谦,一生以文天祥为楷模,写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诗句,在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保卫北京,正是文天祥精神的延续。
谭嗣同,作为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在变法失败后,本有机会出逃保全性命,但他却选择留下来。他出身官宦世家,自幼接触新思想,深感中国积贫积弱,急需变革。在戊戌变法期间,他积极参与新政的推行,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如发展工商业、改革教育制度等。他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变革需要有人以鲜血唤醒民众,需要有人为了新思想、新制度的建立而牺牲。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他在狱中写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