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美善之辨:孔子论《韶》《武》的文化深意 (第3/15页)
其乐自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二)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随着周平王东迁洛邑,周王室的权威一落千丈,诸侯势力逐渐崛起。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资源,纷纷发动战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的局面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甚至
“自大夫出”。在音乐领域,僭越现象层出不穷。鲁国大夫季氏
“八佾舞于庭”,公然违反礼制,这种行为在孔子看来是
“是可忍,孰不可忍”,标志着传统礼乐制度的瓦解。
经济基础的变化也是导致礼崩乐坏的重要原因。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广泛使用,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兴起。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商人阶层不断壮大,他们渴望打破旧有的贵族垄断,获取更多的政治和经济权力。在这种社会变革的冲击下,原有的礼乐制度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其权威性和约束力也日益减弱。社会风气逐渐从崇尚道德礼仪转变为追逐利益和权力,道德观念的淡薄使得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二、《韶》乐之美善:德政的艺术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