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说玄机,掌映天下理 (第6/12页)
其乐自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时,这也体现了孔子审慎的治学态度。禘祭之说在当时可能存在多种解释和版本,而且由于年代久远,文献缺失,很多细节已难以考证。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先秦时期关于礼制的典籍因战火损毁严重,流传至汉代时已十不存一。孔子秉持着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
的治学原则,对于没有确凿证据、无法准确把握的内容,不轻易发表意见。他不愿意在没有深入研究和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随意对禘祭之说进行解释,以免误导弟子。例如,在修订《春秋》时,孔子对存疑的历史事件多采用
“笔则笔,削则削”
的方式,绝不妄加揣测,这显示出他对待学问的严谨和负责。即使面对弟子们的追问,孔子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做没有根据的回答。
(二)启发式教育的智慧
孔子的
“不知也”
并非真的不知,而是一种
“不言之教”,体现了他独特的教育智慧。他深知,单纯地向弟子传授知识和答案,并不能真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领悟力。通过这种看似模糊的回答,孔子激发弟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思考禘祭之说的内涵。这种教学方式,与苏格拉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