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礼崩之际,观?之叹 (第7/19页)
其乐自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百家争鸣”
进一步动摇了周礼的根基。儒家主张
“克己复礼”,试图恢复西周旧制;道家提出
“大道废,有仁义”,批判礼仪制度的虚伪性;墨家倡导
“兼爱”“非攻”,否定等级森严的礼乐体系。不同学派的激烈论争,使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民众对周礼的认同感逐渐降低。在此背景下,禘祭仪式首当其冲。诸侯为彰显实力,纷纷僭行天子之礼,楚国本为子爵,却自称为王并举行禘祭;宋国作为殷商后裔,也在祭祀中使用天子规格的乐舞。
鲁国作为周礼的
“守礼之邦”,鲁僖公、鲁文公等多次违规祭祀。据《礼记郊特牲》记载,鲁君祭祀时甚至出现
“台门而旅树,反坫,绣黼,丹朱中衣”
等僭越行为,将只有天子才能使用的礼仪元素用于自己的祭祀活动。这些现象表明,当时的禘祭已沦为诸侯彰显权力的工具,其神圣性与权威性丧失殆尽。与此同时,随着战争频繁,各国财政紧张,祭祀经费大幅削减,导致禘祭仪式的规模与规格不断缩水。
(二)孔子眼中的禘祭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