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9/11页)
丹尼兰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穿过三百米隧道后,苏北震惊地发现防空洞尽头藏着座微型炼钢炉。炉壁上用俄文刻着1965年试验体,控制台抽屉里塞满泛黄的《金属学报》,某页被血迹浸透的论文上,父亲用钢笔批注:镍基合金晶界腐蚀问题,或可用稀土元素改善。
就知道你会找到这儿。林梅的声音从通风口传来,她白大褂上沾着煤灰,把你带来的公式输入那台苏制分析仪,注意补偿热膨胀系数。她掀开地板暗格,露出台布满弹痕的德国产X射线衍射仪。
当苏北将齿轮放入熔炉时,炉温突然飙升到1700℃。林梅猛拉紧急制动:快浇冷却液!苏北抓起标着哈尔滨198的试剂瓶泼进去,沸腾的金属液竟在空中凝结成完美晶格——正是父亲方程式预言的超合金状态。
这是你父亲用命换来的配方。林梅指着炉壁上的弹孔,六八年他们来搜查时,他当着革委会的面把炉温调到临界点...她掀开左袖,露出和火车老人相同的冻伤疤痕,我们拼死保住了冷却剂配方。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苏北将锻造好的轴承装进数控机床。林梅递来泛着蓝光的润滑油:哈尔滨老厂最后一瓶钼基润滑剂。机床启动的轰鸣声中,两人同时看到父亲留在控制板背面的刻字:让中国齿轮永远转动。
当第一个合格零件弹出时,苏北突然抓起滚烫的轴承冲向暗室。会计要的图纸在高温下显露出隐藏图层——竟是哈尔滨轴承厂地下二层的紧急逃生图,用俄文标注着红齿轮核心档案库。
该去取回你父亲存的种子了。林梅将车钥匙拍在图纸上,记住,真正的技术传承不在图纸上...她指了指机床旁的手工锻锤,而在每一次金属的淬火与回火之间。
苏制分析仪的真空管发出蜂鸣时,林梅突然扯断电闸。暗红色警示灯下,她将半瓶二锅头浇在锈死的压力阀上:这是你父亲发明的土法子——工业酒精渗透法。浓烈的酒香中,五十年代产的密封圈竟缓缓膨胀,与德国衍射仪的接口完美咬合。
升温曲线要跟着《乌苏里船歌》的节奏。林梅拧开老式收音机,赫哲族民歌的悠扬旋律里,她手指在控温旋钮上起舞,你父亲发现苏联设备的频率响应和民歌波长共振...话音未落,炉内金属液的辉光突然随音乐起伏,在观察窗投射出黑龙江流域的地形图。
苏北盯着衍射仪屏幕上的晶格图像,父亲手稿里的潦草公式正在具象化。当《乌苏里船歌》唱到白桦林里人欢笑时,他突然抓起粉笔在地上演算:林姨!把钼含量提到0.3%,用哈尔滨198做淬火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