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17/29页)
熵尽九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这场风波,朝廷的局势暂时得到了稳定。但我的心情却十分沉重。两个儿子的不争气,让我感到心力交瘁。我开始反思自己这些年的治国理政,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才导致如今的局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灾后重建和朝廷改革上。我深知,只有让国家强大起来,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能真正的稳定朝局。于是,我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减轻百姓的负担,鼓励农业生产,加强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中的灾情逐渐得到了缓解。百姓们在朝廷的帮助下,重新开始了生产生活。农田里又出现了忙碌的身影,集市上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看到这些景象,我心中稍感欣慰。
然而,经历了这场风波之后,我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多年的操劳和心中的忧虑,让我患上了重病。我开始频繁地咳嗽,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但我依然坚持处理朝政,因为我知道自己不能倒下,这个国家还需要我。
在病榻上,我常常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从一个普通的贵族子弟,到驰骋沙场的将军,再到开创贞观之治的皇帝,这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和挑战。我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但如今,看着两个儿子的纷争和朝廷的危机,我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我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我开始考虑身后之事,思考着该由谁来继承这皇位。李承乾虽然犯错,但毕竟是长子,若能改过自新,或许还能担当大任;而其他的儿子,虽然各有才华,但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胸怀来治理这个国家,我还不确定。
在这个深秋的夜晚,我躺在病床上,听着窗外萧瑟的风声。烛光摇曳,映照着我憔悴的面容。我知道,自己的一生即将结束,而大唐的未来,却还充满着未知数。但我相信,只要大唐的根基还在,只要还有一群忠诚的大臣和勇敢的将士,这个国家就不会倒下。至于未来会怎样,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了……
6
第六章:孤舟夜雨
贞观十六年的秋,像是被岁月遗忘的旧卷,泛着枯黄与萧瑟。太医署的药炉日夜吞吐着苦涩的烟雾,似要将这大唐的天都染上一层沉郁的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