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6/9页)
深邃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长孙皇后借此机会向唐太宗提出,应该加强对后宫妃嫔和宫女的教育,让她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唐太宗采纳了她的建议,在后宫中设立了专门的学堂,教授妃嫔和宫女们文化知识、礼仪规范和道德修养。
第九章:太子之争的危机
随着唐太宗的几个儿子逐渐长大,太子之位的争夺也日益激烈。太子李承乾自幼被立为太子,深得唐太宗的喜爱和重视。唐太宗为他聘请了许多名师,悉心教导他。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承乾逐渐变得叛逆起来。
李承乾喜欢玩乐,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对学业和政事都不感兴趣。他还在宫中模仿突厥人的生活方式,穿着突厥服饰,吃突厥食物,甚至说:我若有一天做了皇帝,一定要率领数万骑兵在金城西边打猎,然后解开头发做突厥人。这些行为引起了唐太宗的不满和担忧。
与此同时,魏王李泰才华横溢,深得唐太宗的宠爱。李泰见李承乾日益失宠,心中便有了争夺太子之位的想法。他广招贤才,在府中编纂书籍,试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他还经常在唐太宗面前表现自己,讨唐太宗的欢心。
李承乾感受到了来自李泰的威胁,心中十分恐慌。他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会被李泰夺走,于是决定先发制人。他勾结侯君集等大臣,企图发动政变,逼迫唐太宗退位。然而,他们的计划还未实施就被人告发了。
唐太宗得知此事后,震惊不已。他不忍心处死自己的儿子,于是将李承乾废为庶人,流放到黔州。李泰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在唐太宗面前苦苦哀求,希望能被立为太子。但唐太宗担心李泰成为太子后,会对其他兄弟不利,最终也没有立他为太子。
经过深思熟虑,唐太宗决定立性格温和、仁厚善良的晋王李治为太子。他希望李治能够以仁治国,延续大唐的盛世。为了让李治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唐太宗为他精心挑选了一批辅政大臣,包括长孙无忌、褚遂良等。
第十章:贞观余晖
贞观后期,虽然国家依然繁荣昌盛,但唐太宗也逐渐产生了一些懈怠情绪。他开始追求享乐,大规模地修建宫殿,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他对一些大臣的谏言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虚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