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第1/3页)
陈大明、宋丹丹、李晓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这一章是《道德经》中《德经》第一篇,自然把德作为论述的重点,从上德与仁、义、礼的对比中肯定了大道治国的唯一合理性。讲述了仁、义、礼是文明退化和衰败的产物,为了拯救文明,必须回归大道和上德。全章分三层,咱们逐层分析。
第一层:开篇至则攘臂而扔之。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最崇高的德,这里指具有上德的人。德是老子提出的基本范畴,与道相对应,是道在人类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老子在这里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是最高层次的德。不德,不刻意标榜自身有德。是以有德:有德,保有德。意思是具有上德的人已经得道,上德是得道后的自然表现,用不着再刻意讲究形式上的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与上德相对,处在下一层的德。指具有下德的人,他们未能得道,往往追求形式上的德。不失德,不离失德。意思是具有下德的人未能得道,追求背离道的形式上的德,因此,才是丧失了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得道的、具有上德的人深悟道的基本属性是无为而无不为,所以顺任自然而不刻意作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尚未得道的、具有上仁的人虽然作为,但是出于无意。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无以为和有以为说的是有没有刻意造作。无以为指得道的、具有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不刻意作为,有以为指没有得道的、只达到上义层次的人违背自然刻意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