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第1/2页)
陈大明、宋丹丹、李晓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隳(huī)。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在《道德经》很多章节中对天下如何治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章老子再次通过对统治者有为之政的警告进一步论述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重要意义。
通读本章全文之后,大家可以发现老子在这一章所要阐述的内容可以说是层层递进又层层相扣,下一句论述完全可以看作是对上一句论述的回答和解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一章中老子所要阐述的三层内容。
首先是第一层内容: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治理天下却用强力去作为,我看这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天下是神圣之物,不能强力作为,不能暴力把持。出于强力的,一定会失败;加以把持的,一定会失去。在第一层内容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直接用不得已不可为和不可执三个否定词来论述自然无为的重要意义,其中不得已不是我们常说的迫不得已,而是不能如愿、无法成功的意思。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手握国家权力,掌握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权力服务于大众,造福于人民,能得到良好的运用,权力自然会更加稳固,国家就能长治久安。反之,则不然。所以,老子一开始就对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提出为政警告: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这种不得已的结果是为之所导致的。什么是为之很显然,为之就是掌握国家权力的人凭一己之意去施为,逞一己之欲去控制,为的中心全然是围绕自己,为了达到个人获得金钱、地位或名誉的目的,把国家权力视为私有,把天下作为自己谋私的平台,胆大妄为甚至是为所欲为。这样的做法岂能树立权威权力又岂能稳固古今中外,曾经那些充满野心想要称霸世界的君王,哪一个最后真正称霸世界呢越是野心勃勃,越会不断放纵自己的私欲,采取严刑峻法压制百姓以求稳固统治的目的,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自取灭亡。这样的历史典故有很多,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政权实行郡县制、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一系列措施,但不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政权继而被刘邦、项羽所推翻。所以说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