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第1/3页)
陈大明、宋丹丹、李晓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宋丹丹老子在这一章着重描述了道的样态,他告诉我们:看它却看不见,称它无相的夷;听它却听不到,称它无声的希;摸它却摸不着,称它无形的微。这三方面都无法穷究底细,所以它们是浑然一体的。它外显的部分并不明亮,它隐含的部分也不晦暗。绵绵不绝无法为它定名,回归于空无一物。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大象,这是似存似无的惚恍。迎上去看不见它的源头,跟随着看不见它的后续。凭借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端始,这就叫作道的规律。
陈大明这一章开篇三个排比句提出来的夷希微:夷,无色。希,无声。微,无形体。夷希微用来形容感官所不能见闻搏,也就是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的道。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三者,指夷、希、微。致诘,盘问、推究、彻底划分。一,交融、一体,用来形容道的特性。《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等所述的一,意思相同。这里是说夷、希、微三者不可计量或推究,它们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
其上不皦:皦,洁白、明亮。意思是它外显的部分不显得光亮。
其下不昧:昧,阴暗、昏暗、模糊不清。意思是它隐含的部分也不昏暗。
绳绳兮不可名:绳通绵,渺渺茫茫,绵延不绝。意思是道体渺茫难辨,绵延不绝,无法加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