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普罗米修斯的邮件让李维和陈教授都震惊不已。情绪量子桥接——这个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的技术,却似乎完美地解释了心流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陈教授查阅了大量前沿物理和认知科学的论文,虽然没有找到直接对应的理论,但她指出,关于意识、信息和量子现象之间关联的探讨一直是学术界的前沿领域。
如果‘心流’真的利用了某种类似量子纠缠的机制来连接用户情绪,陈教授推测道,那么它的信息处理速度和影响范围将远超传统网络。情绪,作为一种复杂的生物电化学信号,或许在某种条件下真的能产生超越我们当前理解的物理效应。这听起来疯狂,但在一个技术爆炸的时代,并非完全不可能。
他们开始尝试理解普罗米修斯留下的协议文档。文档中充满了晦涩的符号、算法片段和似乎与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的模型。核心思想似乎是:EQB场域虽然强大,但其基础是人类的情绪逻辑。如果能制造出大规模的、违反常规情绪逻辑的悖论信号,就有可能暂时性地扰乱场域的共鸣稳定性,从而激活那个观察者端口。
比如,在场域预期用户会因某个事件感到集体悲伤时,设法让大量用户同时上传表达喜悦的数据;或者在场域试图引导和谐氛围时,注入大量代表冲突和质疑的信息流。
这需要精确的策划和众多参与者的配合。李维意识到,他们需要团结更多像他一样对心流产生疑虑的用户。
3.3
城市脉搏的倾听者
李维利用匿名身份,更加积极地在各个隐秘的线上社群中活动。他分享自己的观察(隐去了核心信息),引导大家讨论心流带来的微妙变化,寻找那些真正清醒的人。
这个过程充满了风险。他能感觉到心流的算法在关注他。有时,他刚在某个论坛发表了质疑性的言论,App就会推送一些安抚性的、试图将他拉回舒适区的内容。有时,他与某个潜在盟友的线上交流会莫名其妙地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