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之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祚荣父子在这次兵乱中曾慑于叛军威胁而表示臣服虞尽忠,因此在叛乱平息后遭到大雍朝廷的反攻清算。被逼无奈的高祚荣父子率部及部分句骊国的人取道天门岭东渡辽水,踏上了逃还故乡的道路。
大雍神功元年六月,大雍击败契烈叛军后,大雍世宗皇帝假意封高仲象为震国公,谎称赦免其罪。
但不久大雍世宗就反目食言令骁勇善战的虞楷固,(是一个契烈的降将)率军进击粟末部将其杀死,粟末部许多部民遭到屠害。这时高仲象恰好去世,高祚荣继任为部落领袖,于是率余众向东逃跑。但虞楷固却率军穷追不舍。
因为之前获得了胜利,骄横的虞楷固不顾手下的劝阻率孤军深入辽东进攻高祚荣。
当时的高祚荣虽年仅二十多岁,但经过多年的锤炼已经成为一个“骁勇善用兵”的军事统帅。
面对虞楷固咄咄逼人的进攻,高祚荣决定在其必经之路天门岭设伏。高楷固果然如期而至,当雍军渡过天门岭时,高祚荣利用有利地形,组织所率句骊、靺慎兵据险抗拒,全歼雍军,主将虞楷固仅以身免。
此后,由于契烈大贺部在被大雍打败之后,实力一落千丈,归附于匈然,匈然让他们阻断雍军东进道路,雍廷
不能再行进讨,当然高祚荣为此花了不少钱。
高祚荣乘机收容句骊国遗民,东渡辽河,返回故地,向东占有太白山,又与周边靺慎各部联盟将势力扩展到奥娄河一带。
大雍圣历元年,高祚荣于东牟山筑城定都,这就是海东国的最初都城,后来被海东人称为“旧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