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听到这样一句平淡无奇的话,让王戎唏嘘叹赏很久,立即任命阮瞻为司徒属官。阮瞻因为三个字而被任命为官,被人称为“三语掾”。
关于阮瞻的死,也显得那么离奇。阮瞻一直就不相信世间有鬼,有一天,一个客人突然来要求见面,寒暄完,开始神聊名理。来客口才很好,两个人越谈越有味,谈了很久,谈到世间是不是有鬼神的事情,来客坚持世间有鬼神,阮瞻否认,双方争辩得很苦,辩论到最后,来客理屈了,说不过阮瞻,恼羞成怒,脸色也变的很难看,对阮瞻说:“鬼神的事情是古今圣贤所共传的,为什么只有你说没有!我便是鬼。”于是变为异形,等一会就消灭了。阮瞻一下子沉默了,神色很不好。过了一年多,就病死了,死的时候才30岁。
阮瞻的堂侄阮修,字宣子,《世说新语》里说的阮宣子就是阮修。“三语掾”的故事,在《世说新语》里被记为阮修的故事,而对方也由司徒王戎变为太尉王衍,同时,故事还有后话,在阮修被王衍聘请以后,玉人卫玠嘲笑阮修说:“一个字就可以被提拔,何必要三个?”阮修回答:“如果是天下瞩目的人物,就是不说一个字,也可以被提拔,何必要一个?”从此,二人成为了好朋友。
阮修也和他叔叔阮瞻一样持无神论。曾经和别人一起谈论鬼神有无,大家都说人死后有鬼,阮修独自以为天下没有鬼,他的理由很奇怪和很直率:“今天说某某人看见鬼了,问起来,说看到的鬼都还穿着活着时的衣服,那么,如果人死后产生了鬼,那衣服也有鬼么?”大家都表示服气。曾经要砍伐社树,有人劝说他别伐,社树是有神明的,阮修说:“如果神明住在树上,那么,我去伐树,神明就跑了;如果树本身就是神明,那么,我伐树,神明也就死了。”
王衍是当时最富盛名的清谈领袖,但是,对于《易经》的研究,王衍自己还感到有些没悟到的地方,经常自言自语:“活着的时候,也不知道能不能见到贯通《易经》的人啊!”王敦向王衍推荐阮修,相谈之下,阮修话虽不对,但是意思畅达,王衍才服气。
阮修从来不喜欢见到俗人,想见朋友的话,不管是深夜还是凌晨,立即就去,见到以后,两人也许什么也不说,只是欣然相对。阮修因为家贫,到40多了还没有成家,王敦等名士们凑钱给他办置喜事,不是名士的人,想凑钱都没人要。还是因为家贫,连自己的老爷阮籍都不如,阮籍还驾车,每到途穷之处,总是恸哭而返,而阮修呢,却经常步行,以百小钱挂在杖头,至酒店,就独自喝个够。王敦当时是鸿胪卿,对阮修说:“您经常没东西吃,鸿胪卿的手下多少有俸禄,干不干?”阮修说:“也可以吧!”后来,在永嘉年间,阮修避乱南行,被强盗所杀。
我归之于另类名士的人,还有地位较低的谢鲲、胡毋辅之、毕卓、王尼等人。
谢鲲,字幼舆。他的老爸谢衡,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国子监的主管官(国子祭酒),就是赞成贾谧以泰始断代的那位。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王谢两家,其实在晋代起点并不相同,王家历来自居为老大,谢家在西晋时期地位并不高,直到东晋才后来居上。谢家肇始于谢鲲的爷爷,不过是曹魏的一个典农中郎将而已。
到了谢鲲,从小就很出名,王衍和嵇康的儿子嵇绍都以为他是个奇人。他能歌善琴,性格通达,不修威仪。曾经有个邻家女孩,姓高,长得很美,谢鲲去挑逗人家,高小姐比较正经,性格还刚烈,她拿起手中的织布梭子就砸了过去,一砸不打紧,把谢鲲的两颗牙齿给打落了,大家都嘲笑谢鲲:“任达不已,幼舆折齿。”而谢鲲听说后,傲然长啸——吹口哨,长啸过后,慢慢地说了句:“仍然不耽误我吹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