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接着前文说,王允被袁绍推到了不得不杀董卓的风口浪尖上。但是他本人不想杀董卓,风险太大。司徒大人并不是那么忠肝义胆,也是个能过一天算一天的主,只不过有演戏的天赋。要不然当初卢植反对废立的时候,他就站出来说话了。或者鲍信找他合作的时候,他就欣然答应去杀董卓了。如今朝臣的心气没有卢植反对董卓的时候齐,实力没有鲍信反对董卓的时候大,王允这时候提出杀董卓,完全是被袁绍的书信逼的,而袁绍选择王允,就是看中了王允位列三公的官位和影响力。为什么不找别人?因为另外两公分别是董卓和袁隗,所以王允只能去顶这个雷。
袁绍这一招够绝,但是火候还差那么一丢丢,比如王允的对策,召集群臣一哭,就算完事了,将来就算袁绍带兵打来,自己就可以交代过去,法不责众嘛,大家都没办法。这个时候曹操显现出了奸雄本色,要借刀杀人。表面上看,曹操是借王允的七宝刀杀董卓。而事实上,曹操是借用了王允这把刀去杀董卓,且听我慢慢道来。
自从曹操从济南混到洛阳之后,逐渐总结出一个问题。洛阳太复杂,皇帝家族都在这里,所谓的民心也在这里,洛阳官场是汉朝最不好混的官场。无论是曹节、张让、卢植、何进都载到这里,反倒是地方州牧如董卓之流混的最好。如今董卓进了洛阳,他的末日也就倒计时了。看懂这点的鲍信、袁绍都去外地发展了,还发展的很好。曹操也想走,但是要走的有意义,比如借王允之手杀董卓,再造乱世,自己才有机会成就霸业。
因此曹操借了这把七把刀去杀董卓,过程大家都清楚,曹操拔出刀来,正好被董卓看见,董卓问你干啥?曹操说献刀。然后曹操跑路,回到老家积蓄力量。
细分析这个事件,曹操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到董卓家里去行刺?行刺了怎么跑?门外边的吕布怎么对付?曹操有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这样的人会舍生取义去刺杀董卓?肯定不会。曹操这个计划其实是这样:先投董卓所好,取得董卓信任。然后借七宝刀去丞相府,仅仅做拔刀状,等董卓起疑,就自称献刀,董卓可以不信,但是看见这把宝刀就信了,杀手用的刀怎么会镶嵌七种宝石呢?因此曹操的行为说是献刀也说得过去。接着有一个细节,董卓把刀给吕布,曹操从衣服上解下刀鞘给吕布。等曹操走后,吕布觉得不对,献刀哪有刀和鞘分开献的?有可能是行刺。当大家把情况反映给智囊李儒的时候,李儒没有目睹过程,因此说再去找曹操,敢来就是献刀,不敢来就是行刺。曹操当然不会回来,就是借这个机会跑路,离开洛阳,行刺的大罪形成。
在曹操的计划里,七宝刀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仅是刀身上镶有七宝,可以说是献刀,最重要的是,这把刀是王允的啊。想想看,曹操都知道王允有把七宝刀。董卓新来的,目前还不知道,时间长了董卓会不会知道刀是王允的?李儒会不会知道刀是王允的?反正王允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董卓那可是杀人不眨眼。如果说接到袁绍的信还让王允下不定决心杀董卓,这回曹操这一出,逼得王允不得不想办法在董卓发现之前杀掉他。尤其是后来张温和袁术通信被董卓杀掉后,王允更加惶惶不可终日,终于献下连环计,利用吕布杀死了董卓。
想杀人,哪怕是用杀猪刀都可以,但是想让王允杀人,必须得是这把七宝刀。不过曹操这么干风险也是很足,比如他从洛阳一路逃亡,到了中牟县就被抓住。原因是作为当年洛阳的政治新星,曹操的知名度是很高的,被中牟县令陈宫认了出来。这事很尴尬,你要说这时候求饶,那就完蛋了。因此曹操来了把大义凛然,这让陈宫很佩服。陈宫说了,自己不是一般那种只晓得贪赃枉法的县令,而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人,只不过没有遇见好老板。曹操一看这局面,说了一番可以上新闻的豪言壮语:“吾乃相国曹参之后,祖宗四百年食汉禄矣,不思报本,与禽兽何异?吾屈身而事董贼者,实欲与国家除害耳。今事不成,此乃天意也!(壬午版原文)”此处应该有掌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