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洞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梁子湖,原名樊湖,水系由梁子、鸭儿、保安、三山等湖泊组成。
位于江城至黄石之间的长江南岸。四周有武昌、鄂城、大冶、威宁等市(县),承雨面积3265平方公里,建国前经常愤涝成灾,因此当地流传“西阳暇,大肚汉,十年九不收,发水就讨饭,百里不见人,锅台宿大雁“的民谣。
意思就是说,这地方以前经常发大水。
关于梁子湖筑堤的最早记载是在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筑马桥堤,马桥堤为通衙,并不御水。
万历二年(1574年),县令李有朋重筑。明嘉靖十二年(1633年)筑刘河桥堤。
雍正四年(1726年)柯惟伯筑谢埠官渡堤。
乾隆末年,长港北岸谢家埠至东港大港、小港一线,筑堤防江水涨;自保桥寺、拖船岭、何家桥、横山头等地筑堤御湖水。
同治八年(1869年),知县张灵筑夏兴湖堤,建盛桥闸;在南北湖堤的左家窑至节龙寺,长600余丈的一段,建大堤角、石二、孟家由、金家由、牛郎彩等五座石闸。
光绪五年(1879
年)按章四股分段,承修十余里长的钱家桥堤。光绪十五年(1889年),武(昌)黄(冈)两县重筑马桥堤,以御湖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建横山头、保桥寺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