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198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因此,爱的前提是自由,爱的表现是公义,不能以公义对待别人,就是不认识神的人,就没有爱。因为,爱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我们要么爱别人,要么恨别人,如果,我们不能在灵里爱别人,就是在恨别人,我们从肉身去爱别人,我们便失去了公义,也便失去了爱,通样,我们爱别人的肉身,也就陷入了情欲之中,人要爱别人只能在灵里去爱,再兼顾其他部分,否则,人都是在恨别人,如果我们的灵被肉身捆绑,必然失去了爱,如何去爱?只有摆脱肉身,如何摆脱肉身,只能把家建在天堂,不然,我们既没有自由、也没有公义,灵也死在了肉身中,也就必然没有了爱。
自由和公义都是灵层面的需求,不是肉L的需求,不爱上帝的人,就不爱自已的灵,不爱自已的灵,就连自已都不爱,又谈何爱他人呢?我们常常看到许多社会精英,他们对指控西方说:“他们民众不相信科学,科学素养跟国人相比差的太远了”,我作为一个基督徒的看法是,西方的社会是对普通的民众的尊重,把对方当让人,而不是工具,作为人灵魂里的尊重是第一位的,他们的强大不是因为科学,而是因为博弈,普通人有权利保护自已,争取到适合人生活的薪资、福利、工作时长等,从而,用消费带动了增长,而科学主义者是没有灵魂的,只有等级与强大,他们眼里没有上帝,也没有灵魂,所以,他们不爱人,那么,他谈的科学只不过是缺少爱的功利主义而已,中国人几千年的恶性循环,就是人丧失了灵魂,人没有灵里的认通,也就丧失了公义,也就没有了对人的爱,爱无能,是中国文化的癌症,看看四书五经、五大名著、历史以及当下的普通民众到社会精英的行为表现就知道了。
如何走出爱无能,就要先理清楚爱是什么,爱不可以由心生出,那是善意不是爱,爱是中介,我与对象之间的中介,没有对象也就没有爱,也就是人不能什么也不让,却说自已有爱,因为,什么都不让,一切都是空的,那就是空想,而不是爱;人也不能出于利已的目的去爱它者,既然人与它者得中介是利已,那自然就没有了爱,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爱这个中介;人也不能因为对方的原因去爱对方,因为,那是渴求美善(幸福),此刻,人与对方之间的中介是幸福,幸福不是爱,因此,这也没有爱,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爱这个中介;人也不能因为亲情、事业、目标、价值、理想去宣传爱对方,因为他们之间太亲密,导致了爱无法插足,因此,当没有了爱这个中介时,也就失去了爱;爱是独立于人的存在,他只存在于两个独立的人之中,当两个独立的人,加上爱这个中介,爱便是两个人的三角恋关系,如果其中一个人依附于对方或者它者,爱的方程式就被打破,就变成了淫乱,神是讨厌淫乱的关系的,因此,爱便远离他们,如何避免淫乱?就需要双方都是独立的人,如何独立?即灵魂与肉L剥离了的人,即一个自由的人,一个公义的人,否则,肉身与世界粘在一起,导致爱无法插足其间或者处在了淫乱里,也就丧失了爱,那么人的爱的对象是不是只剩下一个了,当然不是,每个人与对方建立的都是两人三角恋的关系,而每个人可以与许多人建立两人三角恋的关系,而其中的第三方都是上帝而已。
当我们爱世界的时侯,我们就丧失了爱,因为,爱出自于灵,灵来自于神,神是崇高的、圣洁的、自由的,神是非物质的,因此,世界不具备爱的条件,爱世界就丧失了神,爱世界就是爱世界卑下的部分,物质的部分,情欲的部分,从而,便活在了罪中,当我们爱世界的时侯,我们就惧怕光,光使我们产生羞耻,照出了我们的卑下,使我们不安,因此,我们一旦爱世界,就必然被世界捆绑,一旦被世界捆绑,就惧怕光,一旦惧怕光,我们就产生不安,一旦为了化解不安,我们就逼迫神,圣经《约翰福音》说的多好啊!“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因此,我们不能从世界中汲取爱,也不能从肉身中汲取爱,更不能从物质中汲取爱,不然,便失去了爱,我们知道神是爱,爱是灵、灵非物质,所以,爱只能从非物质的、崇高的、圣洁的、自由的部分去汲取养分,而崇高的、圣洁的、自由的、非物质的只能是上帝、灵、真理,因而,想要获得爱就必须爱上帝、灵与真理,只有我们活在了上帝、灵与真理里面,我们便活在了爱里面,只有我活在了爱里面,我与世界和他者的关系便排除了卑下的、物质的、欲望的部分,我与它者的中介便是爱,爱是中介,爱与被爱者的中介,从此,我即是爱者,也是被爱者(我被上帝、灵与真理所爱),我与我爱的对象通过爱(上帝、灵与真理)连接,我们在灵、爱与真理里合一,由此,上帝的最高诫命,爱人如已得以在肉身得以实现!
人不是爱人就是恨人,恨人是必然的,如果我们从肉身出发去爱人,我们只能爱他属世界的部分,卑下的部分,物质的部分,因为,我们惧怕上帝这道光,光照出我们肉身的不洁、卑下与情欲,我们无法变得圣洁、崇高与自由,所以,我们无法爱他者圣洁、崇高与自由的部分,我们只能与他者物质、卑下、情欲的部分相结合,我们知道人是个灵,我们没有爱他灵的部分,而爱他附属的部分,我们就是在恨他灵的部分,也就是在恨上帝;通样,我们从灵出发去爱他人,就需要促使他者的转变,就需要爱他的灵,因为,神无法与罪结合,爱人如已是灵里的相爱,不是罪里的结合,否则,我们就丧失了爱,我们之间作为爱的中介便消失了,此刻,我们对他者的爱就是要提升他者的灵命,以便他达到爱的要求,或者,让他感受到来自上帝的爱的滋养,而非来自自已的爱的滋养,让他有面向神的机会,使他自愿走出物质的、卑下的与情欲的部分,让他有机会走向崇高、圣洁与自由,否则,我们就是在恨他,走向爱,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爱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从社会、家庭、友谊、爱情、事业中都能看到一点爱的影子,但是,这点爱太弱小,并且,随时会熄灭,并且,我们活在肉身中就算想爱也没有能力爱,有人说,我有爱,你看我爱自已,但根据圣经的定义,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求自已的益处,因此,爱自已是在骄傲里,是求自已的益处,这不是爱本身,而是情欲记足的幸福;有人说你看我努力打拼,我爱事业爱金钱,但是圣经说,你不能通时侍奉玛门(财神)和神(爱),这里是说,爱是非物质的,物质只能成为爱的工具,不能作为爱的目的,一旦爱的对象成为了具象的东西,他便丧失了爱,所以,这是偶像崇拜,而非爱;有人说我爱我的家人,但是,人如果不与上帝立约,他的意志就是在追求幸福,而家人只是自已获取幸福的手段,因此,这是幸福而不是自主权下的爱,也就是没有爱的能力;圣经说爱里没有惧怕,如果,人活在死亡、缺乏、不安、他人的眼光、权威之下,他就是活在惧怕里,因此,他便没有爱;圣经说神就是爱,神是光明的,在他没有黑暗,如果人活在罪恶中、与恶为友中,活在欲望中,自我中心中,不认识神中,不认识自已的灵中,他就在黑暗中,因此,他就是没有爱的;圣经说神是信实的,一个人活在精神的围墙里,他为了掩盖自已的软弱与罪恶,从而形成的精神保护伞中,也就是他活在虚假和幻想中,因此,他没有爱;既然,我们从反面看到了什么不是爱,那爱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