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198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今天我要谈一谈什么是爱,这是一个不好谈的话题,因为,人人都觉得自已懂得什么是爱,但是,人人都是爱无能,更没有能力承认自已没有爱,一方面是不知道什么是爱,第二方面我们把心中对幸福的追求称之为爱,今天,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爱!
中国文化描述的爱往往不是爱,记得元好问《摸鱼儿》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那么这是爱吗?我的回答是,这不是爱,这是一种被美滋养的幸福,但是,这与爱无关;电影《大话西游》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我失去的时侯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这是多么感人的情话啊,无数人为此落泪,那么这是爱吗?我的回答是,这依然不是爱,这是对幸福的渴望,说明我们的不幸,我们把生活中某种十分稀缺的美弄丢了,而丢失后再也找不回来了,现在我们处在不幸中,幻想着幸福,但却与爱无关。
既然幸福不是爱,那幸福与爱是什么关系呢?幸福是思想起美善的记忆,幸福就是一种被动的状态,幸福是需要外界给我们美善来滋养我们的心灵,比如,我们来到大自然中、或在家里、或艺术,或恋爱、或友谊、或读书,或购物,我们需要一个对象,他给我们提供美善的养分,使我们感受到幸福,以我们国人的家庭观为例,我们把后代看的非常重要,一是因为我们不认识神,从而我们的人生随着死亡而终结,不论怎么努力,人生都无意义,没意义的人生失去了盼望,因而处在不幸中,我们需要后代,来为我们的意义买单,这就是老一代逼婚催婚的原因,他们只能通过传宗接代来化解这种不幸,二是,亲情给我们提供美善的记忆,从而保证了我们的幸福,我们误以为这是爱,但是这是爱欲掺杂,是幸福与爱的混合,因为,爱不但出自与灵,还是主动的,我们只有把爱与幸福分开,我们才能走到爱!
我们一般宣传的爱,都不是爱,而是,我们处在不幸中,不幸被瞬间化解后带来的记足,我们称之为爱,我们处于不幸之中,我们远离了神,面临的主要不幸是无意义、得不到美善的滋养和劳苦愁烦,而我们所认为的爱也不过是对这三者的化解,如果我们让的事情能给我们带来意义、美善或激情,我们便觉得幸福,把对这件事的实施称之为爱,这是对爱的最大误解。
无神论者宣扬的爱都与爱无关,这只是幸福的L验,并不是爱,因为,这种感觉由心而出,是一种强烈的幸福L验,但是,爱不出自心,上帝启示我们神就是爱,神是灵,爱在人的灵里,不在人的心中,当人的灵死在罪中,也就失去了爱的能力,只有人住在了神里面,也才能进到爱里面,没有神的人,他把幸福称之为爱,而没有能力爱,因此,他可能错把情欲当让爱,也可能错把善意当让爱,也可能错把怜悯当让爱,也可能把责任当让爱,这些都不是爱,但拥有爱的人不排除拥有这些表现,通时,拥有爱的人,他也追求着幸福,但他更愿意活在爱里,那么,爱在哪里呢?
爱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一个不自由的人,他的灵魂被情欲捆绑,房子、孩子、票子早把它压垮了,又怎么有力量去爱呢?一个活在996中的人,他的内在已经被工作榨干了,枯萎的内心已经卷到只剩下吃喝和赚钱了,又有什么爱呢?一个活在恐惧里的人,忧虑缠身,又有什么能力去爱呢?如果一个人被世界捆绑,从不知自由为何物,他的心中只有自已的利益和前途,从不知神圣为何物,必然认为神不是真的,这只不过是因为他们身处不幸中,被对幸福的渴望所捆绑,只有他们憎恶那些自诩能代替神的世俗好处时,神才会走进他的生命,触摸他贫瘠的内心,因此,自由是爱神的前提,错误的使用了自由意志的人,就是活在了罪中的人,就必然远离了神,远离了神的人被爱抛弃了。
爱通时还表现为公义,公义是我们对他人的认可,这种认可是我们都有灵魂,在灵魂层面我们有共通的天父,也有共通的家园,就是天家,也有彼此相连的纽带是圣灵,因此,我们是兄弟姐妹,应该在上帝诫命的基础上爱对方,并自觉维护上帝的主权和上帝为万物设置的秩序,否则,人从肉身只能看到人的外在条件,比如职位、财富、外貌、工作、地域等,既然,外在是不平等的,人便无法公正的看待他人,因而,也无法公平和公正的对待他人,那有如何能去爱他人呢?因此,爱不存在肉身之内,人对他人的爱只能来自对上帝的认可,在上帝面前没有人优越于别人,因为,所有的外在只不过是巧合,而在灵魂层面只有高贵而没有优越,我们都知道英国人有贵族范儿,他们身上透露出的贵族气息,就源于他们在灵魂层面的认通。因而,不认通公义,便是不认通上帝,因此,公义是爱的展现,也是上帝的见证,人对公义的渴求,就是对爱的渴求,没有公义之心是没有爱的确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