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砍刀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君待以上宾之礼,言及礼乐,甚为投机,互相视为知己。宴席之间,徐君借季札佩剑观赏,啧啧称赞,欲求其赐,口不敢言。季札心知其意,为出使上国任务未完,欲待还归吴国再过徐国时相赠,故未及献,亦不明言。
季札出使列国已毕,复还徐国,却闻徐君已死。季札大悲,亲至徐君之墓吊祭,痛哭已罢,解其宝剑,系于徐君冢树而去。
从者惊奇问道:徐君已死,此剑则尚予谁
季札答道:此说不然。徐君观剑之时,我心中即已许之,岂以其死,背我心愿哉!
徐人闻此,因其高谊,筑台表之。是谓挂剑台者,坐落于今之徐州城南。
季札自中原诸国归吴,一路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皆是各国大夫为乱之事。
郑大夫良霄专权,被驷带、公孙段等诸大夫群起诛杀。大夫子产历经大难,终又上台执政,对本国公社土地进行改革。
蔡国太子般弑杀景侯,自立为国君。
宋国遭遇灾荒,又发大火,伯姬被活活烧死,却被誉为贞烈之妇。
伯姬乃是鲁宣公之女,嫁与宋共公瑕,故又称共姬。五月甲午日入夜,宋宫发生火灾,延及伯姬宫舍。当时侍女及傅母皆都外出,只伯姬一人在堂,火势凶猛,窗户皆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