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砍刀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后再经清代宫廷大戏《封神天榜》、《新出二郎劈山救母》,小说《说唐三传》,方史《永平府志》、《米脂县志》层层演绎,二郎神杨戬之称便即敲钉转脚,不容改变。杨二郎却又是另外形象,父为凡人杨君,母为玉皇大帝胞妹。故事见载于明朝《二郎宝卷》,主要事迹为担山赶日,劈山救母。但若与杨戬身世比较,似乎并无太大关联。
总而言之,二郎神乃是民间祭祀神,却也曾受历代官方祀典;既受民众崇拜,又为官方认可,实为天界重神。由于朝廷推崇,又经漫长历史源流演变,二郎神便衍生出三个身份,在儒家是被定为李冰次子,道教谓是赵昱,民间则是杨难当。明清文学作品及戏曲传说,实是以杨二郎为体,融合李、赵、杨功绩神通,创作出二郎神杨戬形象。
镜头转换,退出神话传说,复还正史。
周穆王三十七年,天子大起九师,再伐荆楚。历时一载有余,又获大胜。
三十九年,穆王传檄天下九州,再次大会诸侯于涂山(会稽山)。
近侍:陛下会盟诸侯,随处皆可,因何非要选在远离岐周之地
穆王:尔等小臣,岂知其中含义。昔日大禹涂山会盟,指划天下九州,重新规划部落联盟权力,便为建立夏朝奠基。涂山会盟,确立诸侯向天下共主纳贡标准,为华夏文明从蒙昧时代,进入国家文明时代张本。防风氏反对纳贡,即被大禹加以诛杀,由是确立夏后氏天下共主威信。我中断西征,转为东伐,效当年大禹涂山会盟典故,以震慑东方诸侯也。
近侍:陛下明见万里,小人怎知!
于是檄文到处,天下诸侯响应,皆来会盟。穆天子大会诸侯于涂山,杀牛为祭,当众盟誓。诸夷由此皆服周室,奉为共主。
四十年孟春,穆王归于南郑,命吕侯为司寇。由此天下无事,享受十年太平。公元前923年,穆王姬满在位五十一年,命吕侯作《吕刑》,颁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