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砍刀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是便有研究者提出,杨二郎可能是牧羊神羊二郎谐音讹传。
持此说者认为,灌口二郎神原型,乃是古羌民祖先大禹。
论据之一:杀羊祭神祀祖,向来是羌人世代相传习俗。
论据之二:《博物志》云:川西杨姓,为羊化子孙。以及范石湖《离堆诗序》称:民杀羊四五万计,祭赛李冰,相延成俗。
据此祀神习俗,可推知川中杨姓,大都是夏禹后裔牧羊民族羌人所改,且证明灌口二郎神,乃是大禹变体。
又有学者推测,灌口二郎神,最初应是羌氐部族中所崇拜牧神兼猎神。因为射猎必须携带弓矢、猎犬,故唐末灌口二郎神塑像身披甲胄、手持弓矢,脚前蹲坐哮天犬。明代小说中二郎神驾鹰牵犬,或由此嬗变而来。
所谓梅山六兄弟,乃是《西游记》中人物形象,其来源乃是梅山七圣。
据四川民间传说,谓是猎户七人,俱是李冰次子二郎之友。李二郎曾在灌县擒斩孽龙,其地有玉垒山产煤,故有人猜测七友大概是古代采煤工。
二王庙旧有七圣殿,塑梅山七友像于其中。如今山门内小戏台横额之上,尚有木刻线雕涂金人物图像,约作于清代初年,即二郎偕梅山七圣,助李冰斗犀图。右侧绘一象鼻怪兽,身被鳞甲,长须壮汉徒手搏之,即为李冰斗犀。中绘武士八人,居中一戴冠著袍少年,腰悬宝剑,倒持三尖两刃刀,前后均有猎犬跟从,便是李二郎。其余七武士,各著战袍,前三后四,即是所谓梅山七圣。
二郎神与武王伐纣产生关联,始于宋朝志怪集《夷坚丙志·九圣奇鬼》,将二郎神与成汤、高宗、伊尹、周公等人并称。明人许仲琳创作《封神演义》,塑造西周大将杨戬,只因叙其炼九转玄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并沿用宋代敕封二郎神清源妙道真君封号,欲不使其成为二郎神,亦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