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且邓艽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时候一个人可以种,几十亩上百亩田了。这种原始粗放的种植方式完全就和闹着玩儿差不多,采用小猫盖屎的方法,远不如深耕细作种三五亩田的收获大。
但在这个时代人少地多,而且缺乏大型牲畜和大型农具,农民也只能采用这种原始的种植方法。
现在已不是这种望天收的种田模式,西羌每户几乎都有一二头牛,然后有工匠坊制作出的,曲辕犁、犁耙这些大型的农具。耕种轻松很多,也快很多收成提高不少。
西羌有地域优势,而其它地方,牛在这个时代很少见,而且非常贵重,即便是在后世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牛仍旧是山区农民家庭的重要支柱,后世一千八百多年,几乎所有的朝代都有规定,杀牛是犯法的。
邓艽去过两淮,也只在镇一级地方上看到过几头拉车的牛。
至于犁耙这些农具,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后世农村用的都是曲辕犁,邓艽记得小时候自己家里就有一架,而且还是铁制的,根据记忆大致可以用木头弄出来,经鲁班几次改动非常好用。
如今没有脱粒机(四川叫打谷机),只有把地里的麦穗全部都收割回来。
现在,鲁班正在制作,邓艽设计的脱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