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邓艽想到做就做,跑到铁匠铺。买了几把锄头,一人一把。回到家吃过饭,就叫于仁等七人开始挖坑。一天也不多挖,挖半个时辰就可以了。
时间就这样,半个月过去了,邓艽已经学会所有生字。就是写不好篆字,再写不好也比其它几个小孩强那么一点。
前世的书不是白读的,理解能力记忆力。对身体的控制力,那不是其它小孩可比的。连贾诩对邓艽,都多了几分关注。
邓艽回到家,盘算是不是把楷体字现在发明出来。发明楷书是不正确的说法。
因为楷书即“真书”、“正书”或“正楷”。古时曾叫“楷隶”或“今隶”,最初产生于西汉的民间,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内有不少隶书的痕迹。楷书是从隶书(包括草隶)演变而来的,始于东汉,通行至今。
汉魏时是楷书逐渐成熟。至于是谁发明楷书,已无从考究。有人说是东汉末年的刘德升、有人说是钟繇、有人说是张芝和卫夫人、也有人说是王次仲,但历代多数书法家认为其创始人是王次仲
。
所以邓艽想将后世的楷书写出来。那也只能用繁体字,不能写简体字出来。
任何事都有一个过程,不能一走到位。快半步是天才,快一步是疯了。
问题又来了,楷书邓艽也写不好。还是小的时候,爷爷教过练过三四年。邓艽只能自己,在家里一边对正篆书,一边写楷书。先将篆字翻译过来,一个字一个字的,翻在竹简上。每天练上一个时辰的毛笔楷书,自己先写好了,才能拿出去见人啊!不拿出去见人就要藏好,连于仁等人,邓艽也没让他们知道,怕他们出去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