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里有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叶佳怡想了想,首先说道:“如果要想马上启动技术创新,尤其是新药研发方面,一定要引进专家级人才,到位就能开展工作。昌达集团在福利待遇方面可以满足对方提出的要求,足以打动专家的心,就怕对方在大城市待惯了,不愿到比较偏僻的地方工作,所以,我觉得开始阶段,应该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引进人才,不要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
“新材料方面的产品创新,可以由我来牵头,人才的引进暂时还没那么迫切,主要是新药研发,的确应该先把人才问题解决好了再说。但是,在短时间内要想找到合适的创新带头人,又确实没那么容易,佳怡说的灵活方式引进人才,我认为是可行之举,起码开始阶段很有现实意义。”童博士道。
“具体如何操作?最好从哪里入手呢?”关云天道。
对类似问题,叶佳怡似乎早有考虑,“说起来真不复杂,我觉得当初引进童伟的方式,就是一种不错的参照。”
关云天还记得当初的操作过程,“你是说先找一家药品研发机构,跟对方合作开发新药品,然后再根据情况,将主要研发人员吸引过来?”
“大概意思差不多,具体操作过程可能有些不一样,但那都是次要的,可以随机应变,关键要先找一家合适的药品研发机构,既要有值得合作的新项目,又要有昌达集团感兴趣的人才,特别是后者,恐怕不好遇。”叶佳怡道。
“是啊,值得合作的新项目可能比较好找,但项目的带头人既是专家级人才,又愿意脱离体制,离开原单位,这恐怕就是小慨率事件了。”关云天道。
“可不是嘛,专家们脑子里虽然装的都是现代化知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童伟这么想得开,好多人在做决定时,还是被传统观念所左右,喜欢待在体制内,享受大城市的生活氛围,尽管那里机会不多,争得头破血流,也不愿离开那样的环境。”
作为曾经留学杜克大学的mba,职业生涯初期又在跨国公司做部门高管,叶佳怡二十年前就来到昌达集团,她的观念才够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