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里有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则是这样,但我确实想把厂址早点定下来,以便设计单位提前介入,可以缩短建厂投产时间。”
根据刘副县长那个建议,从目前情况看,厂址选在临山镇的可能性最大。见两位镇长不说话,关云天问道:“黄镇长,你跟陈书记是什么意见?”
“资金筹措方面,说不定董镇长他们后来居上呢。”看似答非所问,黄镇长的意思还是想根据最后的出资结果确定厂址。
“其实按照上次确定的原则,厂址选在哪个乡镇,在管理人员和用工人数方面就要向另一个乡镇倾斜,即使工厂不建在源水镇的地盘上,你们也不会吃亏,把你们跟临山镇的管理人员和用工人数定为六比四,你们六,他们四,怎么样?”
“关总,一个工厂对一个地方的带动作用,不仅仅是用工多少那么简单哦!还涉及到餐饮、日用品和农副产品的消耗,这些因素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黄镇长道。
“有道理!我考虑的可能简单了些,但厂址选在源水镇,对于临山镇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个矛盾难以调和,如果想把事情往前推进,必然得有一方做出一定的让步。要不这样吧,除了员工的日用品和餐饮消费无法左右,包括金寨乡的工厂和正在筹建的这个工厂,将来在农副产品的采购方面,都尽量多照顾你们乡镇,甚至昌达集团的几家分公司的食堂,都可以优先采购源水镇的农副产品。”为了尽早促成这件事,关云天真是费尽心机。
“这个嘛,”黄镇长想了想,“关总,此话当真?”
“只要质量合格,价格适中,你告诉源水镇的菜农,尽管往我们的食堂送就是了,保证不会欠款。黄镇长,昌达集团两万多职工,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五百
克蔬菜,全公司十来家食堂,每天的消耗量就在二十吨以上,我觉得这个数量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