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倒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家都是有家有室的人,谁也不想在家人亲友面前落个叛国反贼的恶名,一辈子抬不起头来,还要连累后世子孙被人耻笑。
何况太子本是正统,先帝逝世理当由他继位,只要他尚健在,除他之外的任何人登基就是谋朝篡位,这本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绝大多数人都是尚存良知、是非分明的,他们不愿沦为肃王这个叛国逆贼的帮凶,一个个要么消极怠战,要么索性在席枭攻城之时意思一下就举旗投降,把人直接迎进了城里。
形势一下子发生了惊人的逆转,太子的兵马越打越多,从十五万增加到了二十二万,而肃王的三十万兵马则缩减了几乎一半,只剩十七万了。
敌弱我强,变成了敌强我弱。
肃王再也无法强自装作淡定了,愁得是日夜难寐,坐立不安,急急忙忙又把前几日刚调去守城的兵马又再调了回来镇守皇宫。
皇宫俨然成为他最后的容身之所了,若是宫门被破,他只有死路一条。
太子率兵进城后,反倒不着急攻打皇宫了,每日只派来使到宫门前叫阵,说得无非就是肃王乃通敌叛国的逆贼,只要大家愿意弃械投降,匡扶正统,太子必定既往不咎云云。
“来军开战,不斩来使”,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头一两天肃王还能容忍太子派来的人挑拨离间,后面几天却是再也忍不了了,怕军心再被动摇,只要来使一到宫门下,还不等对方开口,必定乱箭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