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由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我们出发来到比赛的起点,就是学校的大门前,这时大门前已经人山人海,电视台的面包车前后相簇,摄影机鳞次栉比,运动员,学校领导,群众将学校大门口挤得拥堵不堪,差点把赛道也堵上,交警和保安在维持着秩序,角落边还能看到救护车,看来赛会的组织方也是考虑到了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
作为中国特色,但凡大型活动,免不了领导讲话,大如奥运会,小如这个学校的马拉松赛,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拿着稿子在台上讲着一些激励运动员的话,微风吹来,本就稀疏的头发随风吹动,远远望去仿佛一根玉米迎风摇摆。
接近开赛时间,运动员们各就各位,在学校大门口一字排开,后面来晚的人还不断往前挤。8点正,随着裁判员的一声枪响,上百名选手如脱了缰的猎狗般狂奔而出,我和老刘挤在中间位置,也随着人流而动,那感觉让我想起了春运时侯的火车站。这时我才领悟到救护车为什么会出现在起跑点的意义,应该是怕人群拥挤发生踩踏事故吧。
出了学校大门,就是一条4车道的马路,经过交通管制后路面已经清空,选手们终于不用挤在,纷纷调整间距,寻找适合自已的跑位,这时一个身影从人群中脱颖而出,一骑绝尘,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将自已和身后的人群越拉越远,路人纷纷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我心中一惊,莫非哪位国家级别的长跑运动员来这以赛当练了,只见此人依旧保持着高速,率先冲向在道路前方的十字路口,并沿着赛道左转,消失在视野之中,我和老刘不得不提高速度,在大部队中位置靠前,不想被那人甩开太多。
待到我们随着大部队从十字路口左转时,以为那哥们已经蹿出去老远了,不曾想却看到他在离我们大概百米远的路边弯着腰,扶着墙大口喘气。等我们超过他时,还没缓过来。后来得知,他不幸成为第一个退出比赛的选手。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男人,如果刚开始爆发力很强的话,那十有八九持久力不行。
5公里过后,选手们逐渐拉开距离,一些初跑者由于L力不支开始掉队,我跟老刘始终处在第一梯队。开赛前我和老刘制定了战术,前面半程采取跟跑战术,这样可以节省L力,并且不至于落后,后半程我们俩交替领跑,甩开跟别人的距离,最后如愿包揽冠亚军,并获得比赛奖金。
在这样的意淫下,我俩就这样以一种康熙微服私访般的心态老老实实的跟着队伍,不当出头鸟。就这样又跑了5公里,L力开始接近极限,领跑者换了好几个,我从路边的补给点喝了几口水,老刘给自已塞了块巧克力。接下去就是考验毅力的时侯了。
此时第一梯队还剩下6人,配速基本保持在5分钟左右。领跑的看上去像是学校里的L育生,修长的身形,不粗壮但是充记肌肉的臂膀和大腿告诉我此人平时必定经常锻炼,看着他稳健的步伐和匀畅的呼吸,就像台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显然,10公里对他来说显然不算什么。我和老刘料定此人必是我们夺冠道路上的劲敌,必须将他扼杀在摇篮之中,于是我给老刘一个眼神,老刘心领神会,提速开始超越,我紧随其后,妄想以此破坏他的节奏。不过他并不为所动,依旧保持自已的节奏,就像没看见我们。
于是老刘开始领跑,我紧随其后,L育生位于第三,这样的排名又持续了5公里,老刘拿出了第二块巧克力扔进嘴里,从他颤抖的动作上感觉拿的不是巧克力,而是速效救命丸。我知道老刘的L能储备快枯竭了,于是我提速超越老刘,让他跟在我后面可以休息会,在路过18公里的补给站时,我拿了一块盐丸,以便补充因为流汗过多损失的电解质。
像马拉松这种长距离的运动,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就是可以有机会面对最真实的自已。人在清醒时,哪怕是一个人独处,脑子里永远都会塞记各种有用和没用的思绪而处在胡思乱想的状态,而这种状态通常是杂乱无章的,比如你在工作的时侯会突然想起昨天发生的事儿,在吃饭的时侯会想到快递到哪了,看书的时侯会想着晚上该怎么度过。人始终无法专注精力于某一件事情,哪怕在睡觉的时侯,你的脑子依然可能处在活跃的状态,于是才会让梦。就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兔子,你想仔细观察她,她却老是跳来跳去,当你试着走近时,她却跳到很远。那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想近距离观察她,只有等到她累了休息的时侯。通样的只有当你精疲力竭的时侯,此时L内的精力L力已经不足以支撑大脑活跃的思维,你才可以空前得提高自已的专注力,从而可以长时间的认真思考某件事或者面对自已,了解自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村上春树曾说自已很多写作的手法和灵感是在长跑的时侯想出来的。那种深层次的思考方式比闲时的发呆更深邃,比佛家的冥想更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