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弥尔顿继续:“我认为,校活动应该有三部分,即习、锻炼和饮食。中国的校教育办得很好,唯一的遗憾是,取消了集体午餐,生可以回家吃饭。校集体午餐,可以增进生之间的情感,也可以培养他们节约食物的美德。”
赵瀚问道:“英国的首都有多少校,又有多少生?”
弥尔顿有些尴尬:“伦敦的校虽然不多,但数量一直都在增加,平民比一百年前有更多的机会读书。”
英国最开始全是教会校,教会垄断了教育权力。欧洲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对教育的垄断,一些富人开始捐款办。如今又出现了集资办,就是某个街区的居民,每家出多少钱建校。
至于英国政府,没有一毛钱教育经费,顶多国王私人出钱办。
英国的初级教育分两种,一种是英语校,教平民子弟读写和算账。一种是贵族语法校,还会教拉丁文、音乐等课程。至于历史什么的,那得进入大之后才能习。
目前,剑桥等顶级大的生来源,33%出身贵族,27%出身手工业者,16%出身商人,15%出身自耕农。总体人数,非常少!
赵瀚道:“南京城内外,包括近城郊区在内,12岁以上的在籍人口近百万。算上流动的外地户籍,已经超过一百一十万人。一共有十二所小、四所中,中和小生的数量,每年保持在两三万左右。以前是有免费午餐的,可入儿童越来越多,开支实在太大了。英国的校,可以集体用餐,中国却很难做到。”
这一串数据,把弥尔顿都听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