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钧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略群小说www.luequ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邝鸿是邝露的长子,他爹之前担任贵州左布政使,如今已调回南京担任户部左侍郎。
邝鸿本身投效大同朝廷也早,善诗书、音律、骑术、剑法,历史上募兵抗清,战死于广州城东郊。
张岱、刘湘客高升之后,不可能再亲自出使外邦,邝鸿这次被任命为谈判使者,带着荷兰战俘的脑袋前往巴达维亚。
“这两艘船,是荷兰造船师和汉人造船师,一起设计打造出来的,”洪旭笑着介绍,“两帮人差点打起来,汉人造船师死活要用硬帆,后经陛下定夺才使用软帆。汉人造船师,要在船底加梗水木,荷兰造船师不知此物,闹到陛下那里之后,这次是汉人造船师赢了。“
梗水木,就是减摇龙骨,依靠船舶横摇时的流体动力作用,产生稳定力矩来减轻船只摇摆。遇到暴风雨时可以发挥奇效,平时航行也能让船只更稳定。
中国的这种舰船减摇装置,至少比欧洲早七百多年,从宋代一直沿用到清朝。而欧洲,一直到18世纪末才发明出来。
大同海军这两艘新舰,结合了东西方海船的优点,并非啥都由荷兰造船师说了算。
邝鸿带人登上战舰,荷兰战俘的脑袋,全部用木匣子装着。
洪旭一边走,一边介绍道:“之前缴获的西班牙船,被命名为‘大同号,现在改为‘台湾号’。这艘最大的新舰,叫做‘广州号’。旁边那艘稍小的新舰,叫做‘福州号。‘广州号上,有大小火炮40余门,最大的一门是六千斤炮。“
邝鸿听得豪气十足:“恃此巨舰,当可扬帆四海!“